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要尽善尽美,他才能闭上眼睛。</P>
大明街道上,多了一种新兴交通工具,汽车。</P>
汽车并不稀奇,朱见漭继任太子大典上,就乘坐了汽车。</P>
到时候这套理论再传给太孙,老朱家个个皇帝都是思想家。</P>
他不喜欢被人吹捧,谦虚使人进步。</P>
“那儿子给您举荐几位大才。”</P>
当然了,这条路注定不可行的。</P>
“就学咱家自己的。”</P>
毕竟王恕已经带头了,又给了大家一段充裕的捐钱时间,如果再不明白,那就别当官了。</P>
所以,大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儒家思想却没变。</P>
因为不适应时代了,那就重新创造出一套理论来。</P>
可时至今日,文官的话语权已经严重被缩减,因为话语权被掌握在纸媒手里。</P>
朱祁钰何尝不想做一个思想家呢?</P>
大明不是人口大国,而是巨国。</P>
也可以用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可这是谬论,只是扩大税收而已,穷人什么好处都得不到。</P>
大明的官员,本身就区别于大学生。</P>
这就给老皇帝扩大民间舆论权柄,提供了充足基础。</P>
王恕就第一个反应过来,这钱到不了民间的,就是左手倒右手。</P>
终于找回了初心。</P>
朱见漭道:“儿子跟您说句咱们父子间才能说的话,朱熹凭什么成圣呀?”</P>
十全老人不就这么来的吗?</P>
朱祁钰不屑如此,他始终认为,弄一套新理论,徒劳无功,兜兜转转还会回来的。</P>
皇家拿出全部积蓄,实现了财富翻倍。</P>
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写出来?</P>
朱祁钰没有记日记的习惯,这两年脑子也不太好使,能记下来多少算多少。</P>
武将想抬头,老皇帝也绝对不允许。</P>
而大明百姓的教育程度,绝对是全世界最高,基本人人识字,人人能看懂报纸。</P>
对百姓压根就没有什么影响。</P>
剩下的时间,就是占领奥斯曼。</P>
因为大明计算平均资产的时候,没把房子计算进去,作为固定产,房子肯定是重要一部分的。</P>
他还在完善自己的思想呢。</P>
雇枪手就雇枪手吧,看来朕这思想圣人,是做不成了,可惜了。</P>
至于有人舍不得家财。</P>
这笔财富终究要落入权贵手里的。</P>
“分配论是朕的。”朱祁钰板起脸:“朕驾崩之后,你可不许瞎改。”</P>
那就拿出命来换吧。</P>
这是一篇极具朱祁钰风格的文章,不是别人代笔,充满他毕生人生智慧的文章。</P>
而是成立一个财富运营公司,运营这笔财富,用在民生之上。</P>
“奥斯曼那块地盘不好肃清,只要不是过分反抗的,该留下的就留下吧。”</P>
所以呢,他就将人生智慧,和对社会的认识,写进分配论里。</P>
只有那些政治敏锐感极低的人,才会等朝廷杀猪的时候,才哭爹喊娘求饶。</P>
老皇帝所谓的分配论,不就是要杀猪嘛。</P>
朱祁钰眯着眼睛:“朕也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P>
他确实没有写理论的能力,但他可以让官员来写呀,太祖皇帝研究的家谱厉不厉害,是有起名局的,皇族的名字,都是起名局起出来的,但功劳都是太祖的。</P>
这是我的思想,你们抢个屁!</P>
短期看,这个答案还算完美。</P>
所以不用动刀子。</P>
可朱见漭怎么看,都觉得这笔钱迟早落入皇家口袋。</P>
朱祁钰却都没看。</P>
一次龙场悟道,估计不能让王守仁成圣了,那就来两次。</P>
还得找人帮忙。</P>
朱佑梐开始给老皇帝画大饼。</P>
朱见漭面色一苦,家里那点钱都被您划拉走了。</P>
这算计,是真阴啊。</P>
“爹,您还不知道那小子,他看不上那等荒凉之地,他想去德国,和老三一争高下。”</P>
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统治思想,然后装进儒家思想了,把锅丢给孔子,丢给朱熹。</P>
大明刚踏入初级发达国家,就被一脚踢下了车,现在还是高等发展中国家。</P>
实际上发达国家有几个了。</P>
人到了不同年纪,就会有不同年纪不该有的烦恼。</P>
如果对照发达国家的收入、消费、生活水平,他们是比不过明人的,可他们小国寡民,就变成了发达国家,其实百姓生活未必多好。</P>
“爹瞧您说的,陈献章能都有,您为什么不能有呀!丘濬都能成圣,您一代千古大帝,为何不能成圣?”</P>
他也想和那位绝顶诗才的大帝试比高,结果,发现被打脸了,他的理论就是一坨翔。</P>
“您的思想,哪里不高屋建瓴?哪里不领先于这个时代?”</P>
“那些贪官污吏,不准流放过去,罪犯也不许流放过去。”</P>
那么,这钱到底是谁的?</P>
其实,他没少灌输思想,民间通用的教科书里都有他的思想,整个大明有他的思想存在。</P>
所以,用这种方式重新分配,是悖论。</P>
“朝廷多花点钱罢了,你对老大有亏欠,这钱就从你口袋里面出。”</P>
也就没弄。</P>
爷俩一拍即合。</P>
只是当时并没有普及到民间,今年开始向民间普及售卖。</P>
其他国家是多算的。</P>
在老皇帝认真写书的这段时间。</P>
当时民间声音掌握在文官手里。</P>
结果,朱祁钰还是给截胡了,他是一点汤都不给别人留呀。</P>
朱见漭以前没细琢磨,现在越琢磨越觉得他爹真坏。</P>
再不济,就让天下人去学他的理论。</P>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最适合形容他。</P>
这一次,他分配的是全国富人的财富。</P>
哪有一个国家,拥有四十亿人口的!</P>
这和景泰十年那次分配不一样,那次涉及到皇位,涉及到国祚,必须要彻底。</P>
当时,只分配的是江南士绅财富。</P>
“奥斯曼帝国,该分封的已经分封完了。”</P>
大明避开发达国家,也是不想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P>
“鲁王不能用了,再封一个。”</P>
一旦这笔巨额财富,落入野心家的手里,大明顷刻间崩塌。</P>
这是前所未见的办法,也只有朱祁钰能用的办法。</P>
王守仁是注定要成圣的,如果他参与了分配论,那么功劳是朱祁钰的,还是王守仁的?</P>
“他公务繁忙,尚且年轻,如何能写得出惊世文章?”朱祁钰不想留把柄,他想自己成圣,不想借别人的光。</P>
父子俩密谈许久,朱见漭出养心殿的时候,嘴巴乐得合不拢嘴,时间太久没见过天家父子这般亲密无间了。</P>
儒家这一套,为何被统治者如此青睐,因为有利于统治。</P>
让老四进来,纯属迫于无奈。</P>
老皇帝的权柄毋庸置疑,千古罕见的大帝,说他没有皇权,谁信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