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师唐郢也从未见过,约莫四五十岁,方脸阔眉,身材中等匀称,看起来颇有一股中医养生的气质。
他昂首阔步走上讲台,把书本放在课桌上,冲台下一众同学点点头,然后就讲起了今天的内容。
唐郢虽然从未系统的学过现代中医专业。
可是他所掌握的青囊道诀,可以说是所有中医的精华,也正是这些精华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才有今日的中医体系。
因此他虽然是半路学习,可是听起课来,并不觉得有多困难。
不过唐郢发现,在上西医课的时候,专业的西医讲师就会说中医的落后,而到了中医课上,这中医老师,也动不动就说西医的误区。
甚至说,中医才是医术之道,道之根本!
现在唐郢也是学中医的,并且身怀青囊道诀,济世救人,可是他对中医倒没有那种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他看来,医学一道,根本就没有界限。
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各有各的优秀,各有各的精粹,非要划分开来,反而都将桎梏自身。
他有这种觉悟,也是有原因的。
原来他自从唐门先祖那儿传承青囊道诀以后,就以为那是中医正统,可是古中医跟现代中医终究是有许多区别的。
时代在发展。
一千年的医术跟现在的医术,当然也有隔阂。
依照现在唐郢对中医的了解,也知道现在的中医在许多地方,对青囊道诀中的医理有了更精深的推广和深研,更为准确!
反之,也有一部分医理,在发展中走入了误区,丢失了古中医的精华。
这就让唐郢意识到,不管是古中医,还是现中医,又或是西医,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青囊道诀的一篇总纲里也专门叙述,医者道也,殊途同归,存门户之见,终断此道,医者当有容纳百川之心,精研各道医理,方能有所大成!
是以每当这位老师谈及西医的时候,唐郢只是苦笑,也不放在心上,蓦地,这老师突然说起一个病例。
他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各位同学,现在中医衰落,很多人觉得是比不过西医,岂不闻中医博大精深,实在是寻常人难有成就,但有大成,自然是声名远播,名扬四海,你们且听这个命令,看你们怎么以中医救治。”
随即他就把病例细细讲了下。
一个六十老人,癌细胞病变,晚期,哪个部位癌化,蔓延到何种地步,医生判定有治还是无治,生命还能够维持多久,都给认真地讲明。
唐郢听后,就觉得这个病例提出的有点尴尬。
这种情况,一般肯定是都是优先选择国外的治疗方法,毕竟攻克癌症,西医显然有更系统更丰富的经验。
谁知老师提问了几个同学,这些同学的回答都是以中医的各种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