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一代名臣曾国藩 > 倡导洋务,用人不拘

倡导洋务,用人不拘(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农民起义已接近尾声,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虽然捻军在长江以北对清王朝构成新的威胁,但在曾国藩看来,外国列强仍是当时最主要的敌人。这个时期,曾国藩的核心政治思想是“以夷制夷,强我中华”。

魏源一

曾国藩在倡导洋务运动方面,受一个人的影响颇深,这个人就是魏源。

魏源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魏源比曾国藩大十七岁,两人可以算是同时代的人。和曾国藩一样,魏源也是两榜出身,他在出任东台、兴化知县期间,依据林则徐所辑录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和明代以来的《岛志》及当时的夷图夷语,编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后经一遍遍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已经扩充为百卷本。

《海国图志》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等方面的知识。魏源在其中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了“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

《海国图志》成书后,魏源送给了已经回到家乡的曾国藩一套。曾国藩十分赞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因为与太平天国的战争还在进行,暂时腾不出手来做这些。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统率麾下各路湘军,经过几日生死搏杀,终于把被太平军占据整整九年之久的安徽省城安庆收复回来。安庆既是安徽省城,也是天京的门户。收复安庆的战略意义重大,它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完全暴露在湘军的眼皮底下。

曾国藩到安庆后,为了安抚安徽全省士子,先将敬敷书院修葺一新,每月按期课试,校阅文艺。对于优等者,曾国藩还会拿出自己的养廉银子奖励他们。皖中人士,莫不感奋。

为了尽快恢复百业,曾国藩成立了善后局,札委候补司道人员办理,清查保甲,刊发《劝诫浅语》十六条,广为散发。

这还不算,曾国藩在安庆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是成立安庆内军械所,调在广东办理洋务的丁日昌负责此事,又发函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左宗棠、江西巡抚沈葆桢等,悉心访募军事制造业技术人员。

安庆内军械所成立之初,曾国藩便定下“全用汉人、不雇洋匠”的办厂宗旨,以手工制造为主,主要制造战争所需的子弹、火药、炸炮,还负责对损坏的枪械、大炮等武器进行修理。

因为是国内第一家军工企业,开办之初可谓困难重重,要人没人,要物没物,连一张像样的图纸都没有。厂房定下来许久都开不了工。这时,许多亲朋好友开始在曾国藩耳边吹冷风,说丧气话,劝曾国藩及早罢手,就算办起来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曾国藩不为所动,每天都到大门紧闭的军械所的院子里走几趟。

不久,江苏巡抚薛焕访求到常州父子徐寿、徐建寅二人,还有一个叫华衡芳的,是这方面的行家。三人来到安庆后,与曾国藩交谈了一番,马上又把龚芸棠、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人请过来,共商大计。曾国藩对这些科学家恭敬有加,待遇也非常优厚,每月的薪水比自己还高。很快,按照徐寿等人的要求,丁日昌又照着曾国藩定下的标准,招募了五十名工人。安庆内军械所终于开工了。

徐建寅(左)、华蘅芳(中)、徐寿(右)军械所不仅可以****、火药、炸炮,还开始手工仿制开花炮。到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安庆内军械所不仅能够批量生产普通枪械、子弹和开花炮,还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次年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做工人员也增加到近二百名,已经颇具规模了。

曾国藩顶着各种压力成立起来的安庆内军械所,没有聘请一个洋人参与,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可以这样说,没有安庆内军械所,就没有后来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就连福州船政局,也是左宗棠在看到安庆内军械所的成功经验后才成立起来的。

大清国洋务运动的序幕,其实是从安庆内军械所拉开的。

安庆内军械所的成绩固然显著,但无论是自造的开花炮、劈山炮也好,小火轮也好,都不如国外制造的优良,与曾国藩自强新政的希望差得很远。曾国藩心里很清楚,按军械所现在的运营进度,不要说强国强军,一旦外强侵入,连自保都难。

曾国藩十分焦急,便把在国外学过采矿专业的张斯桂请到自己的签押房,向张斯桂问计。

张斯桂很早便随一位族亲到南洋闯荡,后又到英国一家煤矿学习管理和开矿,回来后便到上海一家洋行做买办,与江苏巡抚兼南洋通商大臣薛焕经常打交道。曾国藩在安庆成立内军械所,薛焕知道张斯桂在国外历练过,便把他推荐给了曾国藩。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