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左宗棠几次上书总理衙门,筹议撤遣外国雇佣军“常捷军”等,并说:“将来经费有出,当图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
浙江形势越来越好,就在左宗棠为攻取省会杭州做准备的时候,有一个人来到了他的身边。这个人的出现,不仅让左宗棠在宦途上更加顺畅,也让左宗棠这个官场怪物,身上背了些许骂名。这个人就是胡雪岩。
当时,左宗棠大军正处在缺粮断饷的关键时期,筹粮是左宗棠眼下的头等大事。为了稳定军心,为了早日收复杭州,左宗棠派出一拨又一拨人马,到外省购粮,八方劝捐。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胡雪岩押着十万石军粮来到了军前。
左宗棠对王有龄的印象并不好,王有龄看好的人,左宗棠也很难看好。
但胡雪岩的到来,还是帮了左宗棠一个大忙。不管怎么说,胡雪岩带来了十万石军粮。尽管这十万石军粮不是胡雪岩自己掏的腰包。
经过详细询问,左宗棠这才知道这十万石军粮的来历。
左宗棠对王有龄和他的那一帮属下的评价是:“可恨王有龄,就养了这么一批人!没事时整天呼朋唤友,事急时登时便作鸟兽散!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左宗棠授浙江巡抚后,已请旨革除了原在王有龄身边带兵的五名官员的缺分,砍了四个候补道的脑袋。
左宗棠一见胡雪岩的面,先给他来个下马威:杭州城破,所有在省城办差的大小委员,没有一个活着的。你为什么能活着?
胡雪岩的解释是:杭州城破的那一天,他正好不在城里,受抚台差遣去外省购粮。
左宗棠于是不再怀疑。胡雪岩的十万石军粮,相当于敲门砖,一下子就把巡抚衙门给砸了个稀巴烂。
胡雪岩胡雪岩现在的知名度很高,说他发财有道,逢迎有方,还有人说他是中国商人的成功楷模。其实,胡雪岩是发财有道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姑且不论,仅就他靠着政府官员为自己谋私财这一点来看,他就不值得我们正经的商人学习。商人靠着官府是可以发大财,但官商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很好!
因为有十万石军粮作媒介,胡雪岩很快被左宗棠委任为洋务委员,负责为巡抚衙门借款、劝捐,和洋人联络。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三月一日,从福州传来消息: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耆龄病薨了。胡雪岩听说后,一阵风似的跑进巡抚衙门,向左宗棠陈说:耆龄死了,闽浙总督您有份了。我明天就进京吧,所有花销,都由职道一人承担。保证把事办得漂漂亮亮。
胡雪岩的一番话,倒把左宗棠说糊涂了:你说的这是什么?耆龄死了,你怎么乐成这样?
胡雪岩愣住了:耆龄死了,职道是想进京,去给您活动闽浙总督这个职位。不进京去打点,闽浙总督的大帽子,能落到您的头上吗?
左宗棠一瞪眼:你净胡闹!全军都欠饷半年了,你让本部堂拿什么去活动?
胡雪岩一拍胸脯:活动经费全包在职道身上,不管花多少银子,职道给您拿。现在您只要给职道一句话,职道明儿就进京。这是官场潜规则,您千万不要对职道说,您不明白这些。
左宗棠大怒:去他的潜规则!以后谁再扯这个,小心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