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底,左宗棠上奏朝廷:“现遵旨整军出关,而饷源涸竭,事机紧迫,奏请照台防成案,允借洋款一千万两,仍归各省关应协西征军饷分十年划扣拨还,俾臣得所藉手,迅赴戎机。”
尽管此前朝廷已明谕各省,“嗣后无论何省,不得辄向洋人筹借”,但又以“惟左宗棠因出关饷需紧迫,拟借洋款一千万两,事非得已,若不准如所请,诚恐该大臣无所措手,于西陲大局殊有关系”为由,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正月初七日下旨照准。左宗棠西征所借洋款,全由胡雪岩经手办理。仅瞒报利息一项,胡雪岩就已经成为大清屈指可数的富翁。关于这件事,驻英法两国公使曾纪泽,曾多次给左宗棠写信。
三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春,左宗棠命令总兵刘厚基:“沿河宜广种榆柳,不但固堤岸,亦可制戎马,想已兴办。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颇有成效,亦皆各防营之力耳。”
左宗棠同时传谕各路将赴肃州之官兵,每兵携树种十棵,沿路插栽,不得敷衍、胆玩。
很快,帮办陕甘军务刘典奉旨风尘仆仆到达兰州,连日与左宗棠商榷军事及善后未尽事宜。
事隔一月,左宗棠亲率亲兵十哨,练丁一营、马队四起,从兰州动身,西赴肃州督军。行前,左宗棠命随行兵勇每人携带柳树种近百棵,于路广为栽种,以固风沙、雨水。
几乎在左宗棠离开兰州的同一天,总统老湘军西宁道刘锦棠,按照左宗棠事先的吩咐,命麾下记名提督新授汉中镇总兵谭上连、记名提督宁夏镇总兵谭拔萃、记名提督陕安镇总兵余虎恩三将,率所部马步各营,先后由嘉峪关次第出关,向新疆开进。
左宗棠在赶往肃州的途中,一直在思考关外总指挥的人选问题。左宗棠从金顺想到了额尔庆额,又从额尔庆额想到了张曜,最后又想到年仅三十三岁的刘锦棠。左宗棠反复思考后认为,年仅三十三岁的刘锦棠文韬武略俱优,战功、才识卓越异常,只有让他代替自己节制出关各路官军与敌作战,才有胜算之把握。
左宗棠于是在到达肃州的当天,在汇报抵兰出塞日期折中,向朝廷郑重提出:
大约由肃州以西按台站行走,中途无须停顿。由巴里坤达古城十一站,应察看地形,留驻数营,防贼旁窜。抵古城后,须军粮取齐,乃可趋战。臣宗棠所带亲兵马步各营暂驻肃州,俟前路粮运至古城,后路肃州、安西、哈密各有储积,乃可前进。其前路进止机宜,已面授总理行营营务处西宁道刘锦棠相机酌度,不为遥制。
左宗棠同时又札饬关外金顺、张曜各军,传达已委刘锦棠节制各军之命。金顺、张曜二人接到咨文,虽满腹不满,却又不敢不遵照办理。
左宗棠到肃州的第二天,西征军二十营在刘锦棠统带下,在肃州的大营前举行了隆重的出关祭旗仪式,然后便祃旗启行,由嘉峪关出关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