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清国武力收复新疆号角的吹响,左宗棠更加忙碌起来。
一
但俄国却不相信大清国朝廷肯舍此财力来对新疆用兵,他们派出军官索思诺夫斯基等一行多人来到兰州,以旅行、考察为名,进以刺探军事情报,并在面见左宗棠时,主动表示愿意为出关各军代购军粮五百万斤。
索思诺夫斯基称:
俄国在山诺尔地方产粮甚多,驼只亦健,距中国古城地方不远。如中国出关各军需用粮食,伊可代办,送至古城交收。由俄起运,须护运兵弁,均由在山诺尔派拨,其兵费一并摊入粮脚价内,每百斤只须银七两五钱,极其便宜。
左宗棠猜不透俄国人的真正用意,但一时又恐索思诺夫斯基购粮是真,怕错过机会,就委知府衔甘肃候补同知丁鄂等十几人赴巴里坤,委布政使衔甘肃即补道陶兆熊赶赴古城,专办向俄国购粮事宜。
索思诺夫斯基郑重其事地为二人开具了用中俄两国文字写就的购粮函件,然后才离开兰州快速回国。为清军代购军粮一说,自然也随着索思诺夫斯基的离去而再无下文,陶兆熊赶赴古城亦无结果。这其实只是俄国人试探大清国是否当真西征所施行的一个计策。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八月二十日,经过慎重考虑,左宗棠札委老湘军统领刘锦棠,总统向肃州集合之各路官军。刘松山战死之后,左宗棠便将老湘军交给刘锦棠统带。
二
与阿古柏素有勾结的英国政府,见大清国当真要用武力收复新疆,亦顿时慌了手脚,急电驻华公使威妥玛,命威妥玛务必说服大清国罢兵;阿古柏此时也通过英国外务部转求威妥玛,请威妥玛居间调停、斡旋,甘愿以附属国自居。
威妥玛于是到总理衙门找恭亲王游说此事。
恭亲王不敢公开对威妥玛的斡旋表示拒绝,但却声称:关于新疆的战与和,我家太后已全权委托钦差大臣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定夺。
恭亲王把皮球一脚踢给了左宗棠。威妥玛当即给左宗棠发函一封,申明受阿古柏委托,愿出面调停此事。
左宗棠阅信大怒,当即回函,称:“战阵之事,权在主兵之人,非他人所可参预。”一口便回绝了威妥玛的居间调停、斡旋。纵观晚清时期,只有左宗棠敢对英国人如此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