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颔首,眉目中泛起一层忧虑的涟漪,“过儿,先前的安排是你郭伯伯轮空。”
“只是确定了你与罗伊出战姆拉克与金轮法王。”
“郭伯母,你忘了还有第二轮的挑战?”
“你是说蒙古人计划在第二轮出手对付靖哥哥?”
“想来就是如此,”杨过点头,“抽签的优势就在于,大家遇上的对手都是随机而决。”
“但抽签却又有个弊端......”
赵葵急忙追问,“杨教主,不知是何弊端?”
“英雄大会必定群雄汇聚,到时场面难免混乱。”
“想要在号牌上做些手脚......”
黄蓉闻言心中一动,却只将心中的想法说了一半,“过儿,你的意思是对方会趁机更换号牌?从而......”
“正是此意,虽然咱们也能做出调整......”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还是将抽到单数与双数号牌的豪杰分为两列。”
“如此一来,单数阵列一号出场时,双数阵营便需立时派出二号迎战。”
“加上汉蒙混编一处,也有利于大家相互监督。”
贾似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杨教主果然通透。”
“那就按杨教主的意思,不分国籍,不分组别,纯粹随机抽签。”
“这样一来,蒙古人若败,只能怨他们运气不佳;我大宋英雄若胜,则更显实力超群。”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更重要的是,随机对决能最大限度避免暗箱操作的嫌疑。”
“天下英雄齐聚襄阳,若章程落人口实,反而不美。”
他将抽签图卷起来,“开擂之后,首日决出三十二强,次日八强,第三日决胜。”
“各位以为如何?!”
赵葵补充道:“为防蒙古人耍诈,所有参赛者需在赛前登记备案,签署生死状,承诺遵守大会规矩。”
“若有违规者,当场格杀勿论!”
黄蓉说出自己的看法:“贾大人,你看双方各派百人出战如何?”
“若是群雄皆下场比武,只怕......”
贾似道一愣,随即反问,“那岂不是要预先进行内部比试?”
正说着,周伯通从梁上翻落,手里还抓着半只烧鸡:“要我说该比捉迷藏!谁能在襄阳城里躲三天不被找到,谁就是天下第一!”
众人哄笑间,郭靖开口劝阻,“周大哥,英雄大会岂容儿戏?”
周伯通不满地嘟囔:“哎呀!我就是说说嘛!真没意思!”
黄蓉连忙出声圆场,“两位大人,未免夜长梦多,妾身以为还是要尽快同蒙古方面交涉为好。”
“至于遴选与会豪杰之事,有丐帮与明教在,倒不是难事!”
“好!如此本官就先去同忽必烈交涉一番!”
“郭大侠,杨教主,咱们一道前去!”
郭靖点头:“此事关系重大,确实需要当面说清。”
“固所愿也。” 杨过起身笑道,“正好也让忽必烈看看,我大宋并非只有匹夫之勇。”
当下四人商定,午后一同前往蒙古使团行辕,与忽必烈敲定最后的赌约。
蒙古使团行辕的帐幕外,两排手持狼牙棒的怯薛军挺胸而立,甲胄上的铜钉在日头下闪着寒光。
大帐内,忽必烈正用银刀切割烤羊,金轮法王侍立在侧。
“贾大人,郭大侠,稀客啊。” 忽必烈将羊腿推到贾似道面前,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不知今日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贾似道开门见山:“四王爷,英雄大会章程已定,今日特来与王爷商议。”
“哦?愿闻其详。” 忽必烈端起马奶酒,轻轻晃动。
贾似道当即将自己的想法说明。
忽必烈的银刀停在半空:“贾大人,你这是要将本王所有提议全盘推翻啊?!”
“非也!”赵葵上前一步,“既然是两国合办的武林盛事,自然该以武功分高下。”
忽必烈眉头一皱,放下手中银刀,“各位是害怕输给我蒙古国,避而不战吗?”
杨过将玄铁重剑轻轻磕在地面,“若蒙古国真能凭武功压服天下英雄,说明天命已改;若我大宋胜了,王爷也该知难而退。”
金轮法王冷哼一声:“黄口小儿,也敢妄议天命?”
杨过按住玄铁重剑:“法王若是不服,到时咱们擂台上见真章。”
接着又将目光投向忽必烈,冷笑一声:“王爷敢在襄阳举办英雄大会,想必对贵方高手的实力颇有信心。”
“只是换个玩法,怎么王爷却开始推诿了?”
“莫非是王爷底气不足?”
“还是说王爷在暗中另有布局?”
忽必烈目光转向杨过,缓缓道:“杨教主不必激我。”
“本王担心的是......”
贾似道眯起眼睛:“四王爷,吴相新丧,凶手公孙止在逃...”
“贾大人,”忽必烈打断道,“吴相之事纯属误会。”
“为表诚意,本王愿意在英雄大会后,亲自向贵国皇帝解释。”
赵葵轻笑一声:“好一个'误会'。不知公孙止这个'误会',现在何处?”
忽必烈面不改色:“公孙先生擅自行动,已被本王逐出使团。”
“至于他去了哪里,本王也不得而知。”
杨过冷眼旁观,心中冷笑:好个推脱之词!
贾似道仿佛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卷宗放在案桌上:“公孙止虽是贵方之人......”
说话时却指着那份写着抽签决胜的章程,“但刺杀朝廷命官纯属他个人行为,与蒙古使团无关 —— 这是我大宋的定论。”
他将卷宗推到忽必烈面前:“不过,念在公孙止是从贵营逃脱的份上,我大宋可以不予追究使团责任。”
“但王爷需承诺,英雄大会期间,蒙古使团必须接受我方监。”
这一手以退为进,恰好击中忽必烈的软肋。
公孙止刺杀吴潜本就是杨过设下的圈套,忽必烈若执意纠缠,反倒可能引火烧身,暴露自己与吴潜的私下往来。
忽必烈沉吟片刻,拿起卷宗看了看,突然笑道:“贾大人果然精明。好,本王答应你。”
他提笔在卷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王印:“ 公孙止刺杀吴潜,纯属个人所为,与蒙古使团无关。”
“如今协议已成,为蒙古使团安全,本王不日将渡江北归!”
金轮法王突然道:“宋人素来狡诈,若是宋人暗下杀手呢?”
“擂台之上,死伤各安天命。” 杨过直视着他的眼睛。
郭靖沉声道:“王爷放心,郭靖以人格担保,只要蒙古一方遵守约定,大宋绝不暗下毒手。”
“郭大侠的信誉,本王自然信得过。”
忽必烈盯着帐外飘扬的狼旗,沉默半晌后突然击掌:“那就这般定下吧!”
“国师,送客!”
四人走出行辕时,赵葵低声道:“三位,这忽必烈答应得太痛快了,本官怕他是另有图谋啊!”
杨过遥望着汉江对岸的蒙古大营:“他图谋的,从来都不是英雄大会的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