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远听至此处,方才恍然大悟。
他抚掌叹道:“少庄主此计,妙!如此一来,非但打乱了那苗门主的如意算盘,更可借此打草惊蛇,让那潜伏于天火门中的奸细,自行现出踪迹。”
旎啸微微颔首,轻发一声叹息:“然依我对那碧落守望殿此等势力的了解,其人岂会轻易上钩?故而我杀那黄会,今夜又对黄宗一番威吓。
“哼,想他黄门主,为儿子之死,他不但不暗查,径直把他儿子之死全算到我头上。
“还有潜伏于天火门的那碧落守望殿之人,会愈发小心谨慎起来,但我杀黄会之举,已扰其布局。那姓苗的也好,潜伏之徒也罢,必急于传信。”
班远见说,忙拱手道:“少庄主,属下已知该如何行事了。”
旎啸点头,叮嘱道:“切记,不可再上梁山。在此处隐匿须有耐心,近日对方必无动作,其必料我会遣人在山下盯梢窥探。故而,近日你且将附近村镇之人摸个清楚,尤须留意那上梁山往来之人。”
班远听罢,便领命而去。
旎啸举目望向那山上,嘴角微勾,轻笑一声:“想必那黄门主,此刻正于山中细细盘问众人了。”
旎啸所言不虚。自他与班远离去之后,黄宗便再次唤来昨日那些逃回的天火门弟子,其中也包括那宣固。
不过黄宗倒也心思缜密,并未唤众人一同盘问,反是一个个地细细查问。
一番问询下来,黄宗证实了些许事情,对旎啸所说之话,已然信了七八分。故而,黄宗对旎啸的怒恨,也是消减了大半。
黄宗心中明了,儿子黄会,昨日无论如何皆难逃一死。
或许死于旎啸之手,尚算好些。若其死于那季瑶之手,只怕天火门与碧龙帮之间,又免不得一番厮杀血斗,不知要死伤多少无辜性命。
安平镇,坐落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昔时曾唤作张秋口、景德镇,终复定名安平镇。
张秋之名,溯其源流,最早见于五代之时,《旧史》有载:“周显德初,河决杨柳,遣宰相李谷治堤,自阳谷以抵张秋口,以遏其势。”
至金代,一度更名景德镇,后复旧称。迨至弘治年间,刘大夏奉旨至张秋治河,工竣之后,上赐其名叫安平镇。
此镇乃人文荟萃之地,文庙巍峨,安平书院耸立,过往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多于此驻足,或会友谈心,或题诗作画,以留佳话。
一日,有两船停泊于此,船中一行人,下得船来,径往镇中行去。遥见那镇上,人烟稠密,屋舍连绵,知是一处繁华市镇。
及至入镇,但见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巷,实乃南北交通之枢纽,百货汇聚之所。米市街、糖市街、柴市街、果市街、竹竿巷,名目繁多,不可胜数。
众人择一酒楼而入,旎啸与众女环坐一桌,韩文庆兄妹则另设一席,季石、季明杰,并袁宏昌,三人亦共坐一桌。
时值桃李争春,烂漫如锦,酒楼之中,虽有三教九流之辈,然文人墨客、书生士子居多。或三五成群,或四六围坐,阔论高谈,或吟诗品词,或细语呢喃,一派风雅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