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躬身回话,声音恭敬:“回陛下,探子亲眼所见,韩大人走出驿馆时,眉头紧锁,脚步匆匆,确实不像谈得顺利的模样。只是不知,二人究竟因何起了分歧。”
“明日朝会,还宣见杨骏吗?”内侍见李璟沉默,又轻声追问了一句。
李璟闻言,目光飘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神色愈发怅然。他刚继位时,曾率军消灭楚、闽两国,那时南唐疆土辽阔,国力鼎盛,何等意气风发。可如今,周军步步紧逼,南唐痛失江北一半国土,连议和都要看对方脸色,这般落差,让他心中满是苦涩。
他没有直接回答内侍的问题,反而轻声吟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诗句里的萧瑟与愁绪,弥漫在殿内。李璟顿了顿,又接着吟出下阕,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戚:“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吟罢,他长长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眉心:“宣,为何不宣?明日朝会,朕倒要看看,这位大周使臣,究竟有何底气,敢让韩熙载这般失落。也想看看,我大唐的和平,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
内侍躬身应下,刚转身准备退出殿外,李璟突然出声叫住他:“等等。”
内侍立刻停步回身,垂首待命:“陛下还有何吩咐?”
“你去传朕的口谕,找顾闳中。”
李璟指尖敲击着案几,思虑了下后,语气带着几分郑重道:“北周使臣在金陵期间,但凡韩熙载与杨骏会面,就让他暗中跟着,务必打探清楚二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无巨细,都要如实报给朕。”
内侍心中一动——顾闳中擅长画人物,心思缜密,最善暗中观察,陛下让他去打探,显然是对韩熙载与杨骏的接触极不放心。他连忙应声:“奴才遵旨,这就去传顾大人前来领命。”
“记住,此事要隐秘,不可声张。”
韩熙载深得李璟信任,他想了下后又叮嘱了一句,目光重新落回案上的密报,神色愈发深沉,“韩熙载虽倾向议和,但他与杨骏早有旧交,朕需知道,他们私下商议的,究竟是为南唐,还是另有他念。”
内侍连忙躬身应道:“奴才明白,定让顾大人行事隐秘,绝不让韩大人察觉分毫,所有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呈给陛下。”
“去吧。”
李璟挥了挥手,示意内侍退下。待殿内只剩自己一人,他缓步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望着宫墙外的金陵夜色。金陵城的繁华依旧,可他这位君主,却只能在深宫之中,靠着暗中探查来确认臣心,这份无奈,比丢失疆土更让他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