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720章 险关布防,军令初下

第720章 险关布防,军令初下(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送走貂蝉和孙尚香后,密室中只剩下我和徐庶。

刚才的分析虽然明确了应对张合的基本方略

——“守”与“耗”,但这只是一个战略框架。

如何将这个框架细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防御部署,才是眼下最紧迫的任务。

张合的大军随时可能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没有丝毫可以浪费的时间。

我和徐庶重新回到那巨大的沙盘前。

沙盘上,汉中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被细致地呈现出来,宛如一个微缩的真实世界。

秦岭巍峨,巴山连绵,汉水蜿蜒,将汉中盆地环抱其中,形成了天然的险要屏障。

而连接关中与汉中的几条主要通道

——褒斜道、故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

如同几条细线,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其咽喉之处,便是阳平关、散关、武关、子午关等一系列险要关隘。

这些关隘,便是我们抵御强敌的生命线。

“元直,”我指着沙盘,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张合最可能的主攻方向是阳平关。

此关乃汉中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的防御重心,必须放在这里。”

徐庶早已成竹在胸,他拿起一根细长的竹竿,点在阳平关的位置:

“主公所言极是。

阳平关不仅是褒斜道和故道的交汇点,控制着进入汉中盆地最主要的通道,其本身及周边地势也最为险峻。

关城依山而建,两侧高山耸立,关前地势相对狭窄,不利于大军展开。

只要我们守备得当,张合纵有五万大军,也难以轻易突破。”

“因此,我的初步建议是,”

徐庶继续道,

“将我们手中最精锐的部队

——经过整训、授田、装备了部分新式军械的主力步卒,

至少三分之二的力量,集中部署于阳平关及其两翼的辅助据点。

同时,将最大部分的守城器械,

如强弩、投石车(虽然简陋但聊胜于无)、滚木礌石,

以及充足的箭矢、粮草、药材,都优先供应阳平关。”

“守将方面,”徐庶看向我,

“阳平关至关重要,守将必须是智勇兼备、沉稳可靠之人。目前来看……”

我知道他的意思。

汉中初定,真正能独当一面、镇守如此重要关隘的大将,确实匮乏。

我麾下虽然有老吴这样的忠勇之士,有孙尚香这样的猛将,

但镇守阳平关,需要的不仅仅是勇猛,更需要坚韧的防守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

“阳平关,我亲自去坐镇。”

我沉声道。

这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阳平关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汉中全局的安危,也关系到军心士气的稳定。

我亲临前线,既能最直接地指挥战斗,也能最大限度地鼓舞士气。

而且,我对阳平关的地形和历史上的攻防战例(虽然模糊)有所了解,这或许能提供一些额外的优势。

徐庶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微微皱眉:“主公亲临险境,固然能振奋军心,但万一……”

“没有万一。”

我打断他,语气坚定,

“此战,我军兵力处于劣势,将领经验亦有不足,唯有主帅亲临,与士卒同甘共苦,方能激发出最大的潜力。

元直,你坐镇南郑,总揽全局,负责后勤调度、情报汇总、策应各方,你的责任比我更重。”

见我意志已决,徐庶不再劝阻,只是郑重地点头:“属下遵命。定不负主公所托。”

“好。”我继续道,“阳平关由我亲自负责。其他关隘呢?”

徐庶指向故道的咽喉——散关:

“散关同样重要,它是从陈仓进入汉中的门户。

虽然地势不如阳平关险峻,但也不能忽视。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