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381章 账语成河,信刃未出鞘

第381章 账语成河,信刃未出鞘(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苏稚。\"他突然开口,惊得蹲在案角整理情报的小吏抬起头。

那姑娘发间还别着半截炭笔,是方才在沙盘上画信流图时落下的,\"去火政塾借三卷桑构纸,要最坚韧的。

再寻二十丈红丝线,十丈黑丝。\"

\"大人要做什么?\"苏稚边应边翻找纸卷,指尖掠过案头《红票流程图》的绢面,忽然顿住,\"莫不是要......\"

\"模拟金城银钱的流径。\"李息将密报推过去,指腹点在\"《火政塾讲义》翻阅七次\"的记录上,\"郑玿读那些算学书不是为学治民,是在找自己贪墨的破绽。

他心里乱了,这时候递把镜子,照清他自己的影子。\"

苏稚的眼睛亮起来。

她抽出腰刀挑开烛芯,火星噼啪溅在新铺的桑构纸上,映得她耳坠的琉璃珠泛着血光。

红丝线被她用米浆粘在图上时,像极了金城官银该走的正途——从州库到边市,从义仓到军屯,每根红线都端端指向\"民生\"二字。

黑丝却缠成乱麻,在\"李记粮行敦煌私仓\"的位置反复打结,最后汇进\"郑\"字押的暗记。

\"这图要让他觉得是自己寻到的。\"李息望着渐成的蛛网图,忽然笑了,\"柳文琮,明日巳时去学宫书阁整理典籍。\"

\"诺。\"正在门口候命的青衫书吏抱了抱拳,袖中露出半截桑构纸的边角——正是那幅\"遗落\"的信流图。

敦煌学宫的更漏敲过三更时,郑玿的靴底碾过满地槐叶。

他贴着廊柱摸向书阁,腰间玉扳指硌得胯骨生疼——这是他第一次做贼,可比起当年私改军粮账册时的从容,此刻心跳竟快得要撞破胸腔。

书阁的窗没闩。

他翻进去时带落半卷《九章算术》,纸页在月光下铺开,恰好盖住图上\"郑记当铺\"的黑丝结点。

当他的手指触到那幅信流图时,后颈的冷汗顺着衣领往下淌——红丝线在\"军粮\"处突然断裂,黑丝却从\"代纳折银\"的批注里钻出来,像无数条毒蛇,最后全都缠在\"敦煌屯田校尉郑玿\"的朱印上。

\"这不可能......\"他踉跄着后退,撞翻了书案上的茶盏。

茶水泼在图上,黑丝遇水晕开,竟在\"断角印\"的位置洇出个扭曲的\"蛀\"字。

他猛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信不可滥,持模者当如守玉\",可此刻模子上的残角还在,模下的银钱却早流进了他的私库。

更漏又响了。

郑玿撕图的声音比更声还响,碎纸片扑簌簌落在他脚边,却在最底层的残片上,一行小楷刺痛了他的眼:\"信不在模,在民视民听。\"

仓城高台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时,郑玿的手还在抖。

他望着城外绵延的账语墙,晨光里那些用红炭画的无角羊正朝他张望——前日巡讲团说过,\"断角印\"原是取\"无角之羊,不触无辜\"的意,可如今这模子,倒成了他触杀百姓的刀。

\"将军?\"亲兵的声音从台下传来,被风撕成碎片。

郑玿摸出腰间的佩刀,刀鞘上的错金纹路早被摩挲得发亮——那是他初任校尉时,百姓凑钱打的\"卫民刀\"。

他举刀的手停在半空,忽然调转刀头,劈向腰间挂着的母模残角。

\"铛——\"

金属撞击声惊飞了檐下的雀儿。

李息的望远镜里,那截残角碎成三瓣,滚下高台时撞在账语墙上,正好嵌进昨日老妇刻的\"李记粮行私吞春粮\"旁边。

他放下镜子,转身对身后的玄衣男子道:\"陈先生,他没降,但信......\"

\"走了。\"陈子元接过话头,指尖轻轻叩了叩腰间的玉牌——那是刘备亲赐的\"安汉\"印。

他望着敦煌方向的晨雾,嘴角扬起极淡的笑,\"比降更妙。\"

金城深处的青石板路在晨露里泛着冷光。

老仆阿福搓着冻红的手,用铜钥匙捅开了西院那扇尘封十年的铁门。

门轴发出嘶哑的呻吟,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副料纸\"——当年黄琬之刚接手财政时,因算错数被退回的废稿,此刻在晨光里泛着暖黄。

最上面的纸页上,静静躺着把未上锁的铜钥,钥齿间还粘着半片焦黑的账册碎屑。

学宫守夜的老卒裹紧棉袍,望着书阁窗口映出的剪影——那道影子从一更坐到五更,时而伏案,时而踱步,最后抓起碎纸塞进了怀里。

他挠了挠花白的鬓角,把这桩怪事记在值班簿上:\"丑时至卯时,书阁灯未熄。\"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