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宋朝的脊梁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思想波动期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思想波动期(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可“忠君”… … 错了吗?陛下虽多有过失,优柔寡断,近小人而远贤臣,然君即是君,受命于天!《四海论》言“天下为公”,然则置君王于何地?这念头日夜煎熬着他刚直的内心,令他寝食难安。

他猛地提笔,墨迹酣畅淋漓,笔力遒劲,一如他为人:

“大哥尊鉴:

弟飞愚钝,有一事久困于心,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唯有向大哥求教。大哥于飞,恩同再造,非止知遇之恩,更有活命之德,养育之情。飞纵万死,难报其万一。然,‘忠君爱国’四字,自飞蒙童启蒙之日便由师长镌刻于心,陛下乃天命所归,臣子尽忠,死而后已,此非天地间最正之理乎?大哥之《四海论》,精深宏远,飞虽一介武夫,亦细读深思,知或为救国良策。然… … 尽忠事君,何错之有?若忠君有错,则飞平生所信所守,岂非尽成虚妄?此心此惑,昼夜撕扯,难求安宁。乞大哥… … 无论如何,为飞解惑!”

信纸被重重拍在案上,岳飞胸膛剧烈起伏,虎目之中尽是痛苦与挣扎。他信的并非龙椅上那病弱而时常昏聩的君王,而是信那自小熔铸于骨血中的道义伦常。这坚定的信念正与如山恩义和那隐约觉出的、汹涌的时代浪潮剧烈冲撞,令他五内俱焚。

汴梁相府,深夜。

何栗并未安歇。他独立于书斋窗前,望着窗外被春雨笼罩的、沉寂的运河。近几日,漕船渐增,街市人流稍复,本是值得欣慰之事,可他眉间的忧色却愈发深重。

“市面看似活络,而银根却愈紧,铜钱都去了何处?富户窖藏,巨商囤积,还是… … 流出海外?”他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窗棂,喃喃自语。他深知症结所在:大理铜矿产出锐减,新钱铸造不及,旧钱被豪商巨室视为保值的硬通货深藏地下,以至通货紧缩,银贵物贱,民生困顿!此僵局非寻常开源节流可解,需打通海路,大力引入海外金银铜矿,更需革新币制,以国家信用为锚,发行票据,搞活流通!

他不禁想起了陈太初当年主政户部时,力排众议推行“盐引”、“茶引”,以未来货物为信用抵押,激活商路,聚敛财赋的旧事。那般超凡的魄力、精准的眼光与奇思妙想,他自愧不如。

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潮湿空气,他回到酸枝木书案前,铺开信纸。这已是他写给陈太初的第二封信。上一封,是自荐经略辽东,言辞激昂,充满建功立业的渴望。这一封,却字字句句皆是沉甸甸的务实焦虑与… … 无奈的自省。

“元晦吾兄台鉴:

自兄远避海外,国事维艰,如履薄冰,弟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兄之昔日嘱托。近日漕运稍复,商事渐苏,然市面银钱短缺之象愈演愈烈,百业虽见起色而流通滞涩,百姓交易困难,民甚苦之。此乃钱法根本大弊,根基动摇之凶兆,绝非小事。弟才疏学浅,虽殚精竭虑,苦无良策应对,昔日兄主持户部时,盐茶票据之妙用,活络经济之方略,恨未能深学其髓,至今思之,愧怍难当。

今冒昧修书,急切请教:钱荒之局,何以从根本上破解?扩大海外通商,如何有效引流金银入境?币制若需革新,当以何物为信用之锚?民间自发信用(如交子、会子),官府该如何引导、规制乃至将其纳入正轨?事无巨细,凡兄有所教,皆为国之幸,民之盼,弟必悉心推行… … 翘首以盼兄之回音!”

笔落千言,句句皆是对复杂经济局势的焦灼剖析与急切求教。写至最后,他搁下笔,长叹一声,疲惫地揉按着紧锁的眉心。这宰相之位,如居火宅,炙烤难安。他恪守陈规,勉力支撑,不过稍稍延缓崩塌之时。真正能力挽狂澜、破旧立新者,纵观天下,唯有一人。

窗外,春雨淅沥,无声浸润着这座繁华而疲惫的帝都。三封书信,自森严皇宫、肃杀军营、凝重相府发出,承载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困境、挣扎与最深切的期盼,由心腹之人携带着,乘着快马,破开迷蒙雨幕,向着东南海外,向着那个似乎已超然物外、却又与这一切命运休戚与共的男人,疾驰而去。

帝国的未来,社稷的安危,似乎都系于…那即将在流求展开的信纸,与读信之人…最终的…决断。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