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主公考虑的是未来。陈登顿感羞愧,不是因为刘备这一席话,而是开战之前刘备就一直提过此战的重要性。
而陈登只是对于战事上心,稳中求胜,对于此战,以及天下形势的变数,有着当地人的局限性,自然不像刘备那样是个开着上帝视角。
此时此刻,一番回味的惭愧之下,陈登也只能说道:“主公英明。”
刘备听后微微一笑,没有一点显摆的意思,反而愉快的继续畅谈了一些关于,围城方面的细节琐事。
公元198年六月。
刘备改用围城战略,执行半月多来,暂时没有收到坏消息,也算得上一切有条不紊,只是六月的雨,时不时下一场,给蓄水工程带来不少难度。
这时战争又进入短暂的无所事事之时,特别是刘备,军务有各军主将,军需有总营长,协调有军师陈登,而刘备呢吃了睡,睡了吃。
当然刘备的内心是一直担忧状态,生怕一个坏消息传来,表面看起来刘备过得最舒服,实际心底一直在接受各种不幸的推演,这种日子过得别提有多焦虑。
好在,坏消息并没有发生,好消息倒是来了,天子使者赶到寿春前线,宣读诏书,亲自授予了刘备大将军印信,同时还收到,曹操早在一个多月前,主动出击,跨过黄河,收复兖州东郡,等同袁绍门前盯了一个钉子。
至于刘备需要虎豹骑支援的请求,天子使者并不知情,但从曹操主动出击的消息来看,九成是没问题的,显然灭术之战,已经不是刘备一方的战事,而是赵汉之间的前哨战。
送走天子使者后,刘备担忧的心情稍微有所好转,当然不是因为当上了大将军,毕竟这个时候,人人称王,一个大将军又算得了什么。
让刘备欣慰是从天子使者的话中,看到了曹操的决心,任何联盟本质都是利益,随时会有出现背叛,如果曹操逼迫汉帝退位,彻底把正统大旗给移交袁绍,自然也少不了王位的封赏。
届时袁绍就像周天子一样,造就表面的形式大一统,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和平时期,而刘备就是第一个被踢出局的人。
……
“报……舒城百里加急。”一名亲卫急匆匆禀报道。
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刘备一听亲卫报出的六个字,顿时就心生不好的预感,当即接过云长送来的加急文书,快速打开一看,果然刘表出兵了,还是五万大军,这哪里是援军,分明就是来摘桃子。
“李仁,召集众将速速来我帐中。”
“诺。”
很快,各军主将,军师陈登纷纷涌进刘备专门开会的议事大帐。
此次会议进展神速,可谓直奔主题,经过众将商议,刘备采用军师策略,决定留下一名上将继续困住寿春,围城兵力大概为八千,刘备则亲率一万六千人支援舒城关羽。
作战计划既然已出,以为会一气呵成,没想到在围困寿春的上将人选时,高顺与张飞却争抢起来了。
按道理无论是张飞的军中地位,还是军职,都是高顺不可比拟的,还别提张飞是刘备的异姓兄弟,明眼人没有一个会与张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