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第300章 林冲欲立威

第300章 林冲欲立威(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出班列,先是毕恭毕敬地向林冲行了君臣大礼,而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恳请您三思啊!想当年隋炀帝杨广,倾尽国力三征高丽,结果却兵败而归。这不仅使得隋朝国力急剧衰退,百姓苦不堪言,更是引发了国内民怨沸腾,最终导致国朝灭亡。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我大梁如今初立,根基未稳,怎能重蹈隋朝的覆辙?若此时贸然出兵高丽,一旦战事不顺,后果不堪设想,恐将危及我大梁江山社稷啊。”

紧接着,另一位文官也赶忙出列,拱手进谏道:“陛下,老大人所言极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时,隋朝国力鼎盛,兵强马壮,尚且在高丽铩羽而归,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我大梁历经战乱,百废待兴,国力远不及当年隋朝。此时出兵高丽,无疑是一场豪赌,胜算渺茫。若因一场胜算不大的战争,让我大梁陷入困境,实非明智之举。还望陛下以隋朝为戒,以大梁的千秋万代为重,放弃出兵的念头吧。”

又有文官补充道:“是啊,陛下。唐太宗李世民天纵英才,贞观之治时大唐国力昌盛,即便如此亲征高丽仍未能成功。可见高丽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且其军民顽强抵抗,绝非轻易能征服。如今我大梁内外事务繁多,更应韬光养晦,发展国力,而不是轻易发动大规模战争。”

武将们听闻文官们搬出隋炀帝与唐太宗征高丽的典故,虽心中依旧主战,但也不禁神色凝重。不过,秦明并未退缩,他向前跨出一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大人,诚然历史上有隋炀帝、唐太宗征高丽的前车之鉴,但时代不同,局势已然改变。如今我大梁军队连胜,士气正盛,而高丽在我军打击下已元气大伤。此乃天赐良机,怎能因过往的失败就畏缩不前?我大梁儿郎英勇无畏,只要陛下运筹帷幄,将士们同心协力,必能攻克高丽,为大梁立下不世之功,又怎会重蹈覆辙?”

武将们听了秦明的话,纷纷高声附和,主战的声音再次响彻朝堂。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坐在龙椅上的林冲。

林冲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群臣,待众人声音稍歇,他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坚毅。

“诸位爱卿,朕思虑良久,心意已决。朕决定出兵高丽!” 林冲的声音坚定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

“自宋国起,中原对外多有退让,致使中原懦弱的形象传于周边蛮夷。长久以来,这些蛮荒小国便对我中原大地心怀觊觎,屡屡犯我边境,侵扰百姓。如今我大梁新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亦是重塑大梁威严的绝佳时机。”

林冲微微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继续说道:“朕要让那些蛮荒小国知道,中原绝非他们可以随意欺凌的。汉人,更是不可辱!强汉盛唐时,中原威震四方,万国来朝。如今,我大梁要让那辉煌再现,让天下皆知,犯大梁者,虽远必诛!”

“朕深知出兵高丽,风险重重,历史上也有诸多失败的先例。但朕相信,我大梁有忠义之士,有英勇之师。卢俊义等将领在辽东已连获大捷,我大梁儿郎士气正盛,战意高昂。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至于粮草辎重、行军布阵等事宜,朕会命诸位爱卿精心筹备,妥善安排。朕与诸位爱卿共赴此役,务必让高丽知道我大梁的厉害,让天下见识我大梁的雄风!”

林冲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让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武将们听后,各个热血沸腾,纷纷抱拳高呼:“愿为陛下效死,扬我大梁国威!” 文官们虽仍有忧虑,但见皇帝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强行劝阻,只得行礼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助陛下。”

随着林冲这一决定的宣布,大梁正式拉开了出兵高丽的序幕,一场关乎大梁国运与威望的战争,即将轰轰烈烈地展开。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