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金氏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精心整理了妆容,朝着李淦所在的御书房走去。她一路上思绪万千,深知此次邀请关乎着整个计划的成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之上。
当她来到御书房外,正准备通传求见时,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贵妃崔氏。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皆是一愣,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与警惕。
稍作镇定后,崔氏率先开口,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在金氏眼中显得格外虚伪:“姐姐,没想到在此遇见,想必姐姐也是来邀陛下的吧?”金氏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依旧端庄:“妹妹倒是聪明,只是不知妹妹邀陛下所为何事?”
崔氏轻移莲步,柔声道:“陛下近日为战事烦闷,我听闻家中寻得一法子,能解陛下些许烦恼,特来邀请陛下移步家中,稍作休憩。”金氏听后,心中暗忖,这崔氏果然也打着自己的算盘。
她扬了扬眉,仪态优雅地说道:“妹妹的心意倒是好,但比起解闷,如今击退大梁军才是重中之重。我金家正巧来了一位能人异士,听闻有退敌良策,故而请陛下前去一同商议。”
此时,御书房内传出李淦疲惫的声音:“是皇后和贵妃吗?进来吧。”两人对视一眼,整了整衣衫,莲步轻移走进书房。
李淦坐在书桌后,面容憔悴,眼中满是血丝,看到她们进来,微微抬手示意。金氏和崔氏纷纷行礼,而后各自重复了方才在门外所说的邀请理由。
李淦听后,先是露出一丝疑惑,而后沉思片刻。大梁军压境,这几日他殚精竭虑,却始终想不到破敌良策。听闻金家有能人有退敌之法,心中顿时燃起一丝希望。相比之下,崔氏所说的解闷之法,此刻对他而言实在缺乏吸引力。
他缓缓起身,说道:“既如此,朕便去金家一趟,希望真如皇后所言,能有退敌的办法。”金氏心中一喜,赶忙说道:“陛下放心,金家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一旁的崔氏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便恢复如常,福身道:“那陛下可要万事小心,臣妾就不打扰陛下了。”
李淦点了点头,随着金氏一同离开御书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崔氏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中暗自思忖:“金氏,且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若此事不成,咱们再走着瞧……”而李淦丝毫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之中。
崔氏望着李淦与金氏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甘与狡黠。她深知金氏此次邀请李淦赴宴必定暗藏玄机,虽然自己的计划暂时落空,但她怎会轻易罢休。
崔氏匆匆回到自己的宫殿,立刻安排亲信,让其火速将李淦要去金氏赴宴的消息传回崔府。亲信领命后,如疾风般策马而去。
崔府内,家主崔浩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召集族中骨干商议对策。崔浩面色凝重,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金氏此举必有深意,他们很可能想在宴会上对陛下不利,然后将陛下献给大梁邀功。既然如此,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等李淦从金家回宫,我们便在半途设伏,将他拿下,这份大功,只能是我们崔家的。”
族中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年轻的族人说道:“家主,我们该如何埋伏?金氏必定也会有所防备。”崔浩冷笑一声,说道:“这不难,我们选在金家到皇宫必经之路的一处狭窄街巷设伏。那里两侧皆是高墙,便于我们隐藏。待李淦的车队进入街巷,我们便封住两头,瓮中捉鳖。同时,安排人手提前摸清金氏护送陛下的兵力部署,以便见机行事。”
众人听了崔浩的详细计划,都觉得万无一失。当下,崔氏家族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他们挑选了一批武艺高强、身手敏捷的族人,身着黑衣,趁着夜色悄悄潜入预定的埋伏地点。这些人在街巷两侧的屋顶和墙后隐藏起来,静静等待着李淦的到来,如同等待猎物上钩的猎手,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期待的光芒。
而此时,毫不知情的李淦正前往金家赴宴,一场围绕着他的激烈争夺即将在夜幕下的平壤城悄然上演,各方势力在黑暗中蠢蠢欲动,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