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府内,皇家侍卫与金府死士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皇家侍卫们虽因猝不及防而陷入被动,但多年的宫廷护卫经历让他们战斗素养极高,个个拼死护主,一时间金府死士竟也难以将他们迅速击败。
一名身材魁梧的皇家侍卫,手持长刀,左劈右砍,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花。他怒喝连连,声震四壁:“逆贼们,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想伤害陛下,先从老子尸体上踏过去!”身旁的同伴们也士气大振,紧紧围绕在李淦身边,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
金府死士们却也毫不退缩,在金勇的督战下,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向皇家侍卫。他们配合默契,时而几人一组围攻,时而分散游击,试图寻找皇家侍卫防线的破绽。鲜血不断飞溅,染红了偏厅的地面,双方都有不少人倒下,但战斗的激烈程度丝毫不减。
与此同时,在平壤城内,金府的势力倾巢而出,对前来救援的皇家军队展开了疯狂阻击。街道上,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硝烟弥漫。金府事先在各处要道设下路障,安排了大量人手。皇家军队行进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队皇家骑兵试图冲破金府在街口设置的障碍,却遭到金府弓箭手的猛烈射击。利箭如雨点般落下,不少骑兵和战马中箭倒地,一时间人仰马翻。但皇家军队并未退缩,步兵们迅速跟上,手持盾牌和长枪,向着路障发起冲锋。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在街道上横流。
金府还联络了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势力,共同对抗皇家军队。这些势力从四面八方杀出,使得皇家军队腹背受敌。皇家军队的将领心急如焚,一边指挥着士兵们奋力抵抗,一边想着如何突破重围,前往金府营救李淦。整个平壤城陷入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局势变得越发错综复杂,李淦的命运如同狂风中的残烛,摇摇欲坠。
就在金家与皇家军队在平壤城内激战正酣之时,金府外的阴影中,崔家主崔浩身着一袭黑衣,面色冷峻,正率领着崔家的死士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的双眼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光,如同一只伺机而动的饿狼。
看着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传来,崔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深知,此刻金家与皇家两败俱伤,正是崔家浑水摸鱼的好时机。他扭头看向身旁的心腹,低声而果断地吩咐道:“你速回崔府,让他们即刻组织人马,趁着这混乱局势,咱们要赶紧行动,去夺取皇宫中的宝物和重要典籍,控制住宫中关键人物,切不可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记住,一切行动务必小心谨慎,悄无声息,若有半点闪失,定不轻饶!”
心腹领命,如鬼魅般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崔浩则继续紧盯着金府内的战况,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他深知,此次行动关系到崔家未来的兴衰荣辱,绝不容有失。
金府内,皇家侍卫与金家死士仍在殊死搏斗。皇家侍卫们虽英勇无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不断增加,防线逐渐出现松动。金勇见状,心中大喜,更加疯狂地催促死士们加紧进攻,企图尽快擒下李淦,结束这场战斗。
而在平壤城的街道上,皇家军队与金府势力的战斗也陷入胶着。双方都杀红了眼,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街道。但皇家军队毕竟训练有素,在将领的指挥下,逐渐稳住阵脚,开始尝试突破金府势力的包围。
就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崔家的势力正悄然行动起来。大批崔家死士如暗夜幽灵般穿梭在平壤城的大街小巷,朝着皇宫的方向迅速集结。他们怀揣着贪婪与野心,准备在这场大乱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而整个高丽的命运,也在这各方势力的角逐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就在金家与皇家军队杀得难解难分、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时,崔家终于按捺不住行动了。崔浩一声令下,率领着一众如狼似虎的崔家死士,如黑色的潮水般从暗处涌出。他站在队伍前列,振臂高呼:“诛逆贼,护陛下!”这口号声在夜色中格外响亮,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崔家的死士们各个神情激昂,紧跟在崔浩身后,朝着金家的势力猛冲过去。与此同时,崔家另一路人马也高喊着同样的口号,气势汹汹地冲进了战局。他们手中的利刃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敌人都斩于马下。
金家众人原本正全力对付皇家侍卫和军队,被崔家这突如其来的一击打得措手不及。金勇惊愕地看着杀来的崔家众人,愤怒地吼道:“崔浩,你这是何意?”崔浩却冷笑一声,大声回应:“金勇,你竟敢谋反弑君,我崔家今日便是要替天行道,将你这逆贼绳之以法!”说罢,便挥舞着手中长刀,直逼金勇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