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轩、林婉清、独孤未明和独孤冲四人踏入后燕都城龙城,只见街头巷尾一片衰败之象。
百姓面黄肌瘦,神情惶然,匆匆而过的行人皆投来警惕目光。他们乔装改扮,混入城中,试图揭开这风云变幻背后隐藏的真相。
彼时的慕容熙,在众人眼中俨然是个沉溺酒色的昏君。然而,他实则独宠苻皇后一人。
至于荒废朝政一说,也不尽然,后燕朝政长期由冯跋把控,慕容熙多数时候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四人在城中多方打探,逐渐拼凑出一段错综复杂的过往。
冯跋之父冯安早年追随慕容垂,为后燕效力,冯跋兄弟如冯素弗、冯弘等也先后入仕,冯氏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人脉广泛。
而慕容熙对苻皇后的宠爱可谓登峰造极,竟打算在龙城的后燕皇宫为她修建一座 “仙女宫殿”。此念一出,恰似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朝中激起千层浪。
自古以来,皇宫大殿皆为皇帝而建,以男子为尊、女子附属于男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慕容熙此举,无疑公然挑战了皇权与礼教的传统。
以冯跋为首的大臣们纷纷上书,言辞恳切,恳请慕容熙收回成命。但慕容熙心意已决,不顾重重压力,执意推进此事。
冯跋联合众大臣,以死谏的方式试图让慕容熙改变主意。
本可心平气和商讨,却因双方强硬的态度,致使矛盾激化,一场激烈的大礼议之争就此爆发,这场争论持续三年,成为后燕朝堂瞩目的焦点。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压抑,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即将展开。
支持慕容熙为苻皇后建殿的大臣站出,拱手说道:“陛下富有四海,为心爱之皇后建殿,实乃深情之举。皇后母仪天下,辅佐陛下治理后宫,功劳斐然,理应享有此等尊荣。再者,我朝疆土广袤,国力昌盛,修建一座宫殿于国之根基并无大碍。”
冯跋眉头紧皱,上前一步,言辞犀利地反驳:
“此言差矣!皇宫乃天子理政之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祖宗礼法传承千年,从未有过为女子建殿并命名之先例。
此举若开,必将破坏祖宗规制,动摇国之根本。且当下百姓生活困苦,民生艰难,若将大量财力物力耗费于一座只为取悦皇后的宫殿,必将引发民怨,失了民心。”
另一支持建殿的大臣不甘示弱,立刻回应:
“我朝自建国以来,常以创新之举引领风气,为何不能为皇后修建专属宫殿?皇后于陛下而言,不仅是伴侣,更是助力,为其建殿,可彰显陛下之深情,亦能激励皇后更好地辅佐陛下,此乃两全其美之事。”
冯跋目光如炬,毫不退缩:
“创新应在合理范畴之内,关乎祖宗礼法之事,绝不可随意更改。《周礼》有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等级礼法森严,岂容轻易打破?若为皇后建殿,置天子威严于何地?”
又有大臣附和冯跋:“冯大人所言极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此等先例。若因陛下宠爱皇后,便随意更改祖制,后世子孙将如何遵循?国家法度一旦混乱,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支持建殿的大臣仍不死心:“时代在变,规矩亦可变通。皇后之贤德,众人皆知,为其建殿,可让天下人看到我朝对皇后的敬重,彰显我朝之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