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莫急。\"张良按住李明衍的肩膀,\"李信随时可能到达,若此时贸然离开,反而显得心虚。不如静观其变,看他如何出牌。\"
李明衍略一沉吟,点头道:\"子房说得有理。那就再等几日。\"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主公!\"守门的仆从神色慌张,\"外面来了一队军士,为首的是位将军,说要见您。\"
李明衍与张良对视一眼。来得这么快?
\"请进正堂。\"李明衍整理衣冠,\"子房,你先回避。\"
张良点点头,悄然退到屏风后面。
片刻后,一个年轻的身影大步走进正堂。此人不过二十五六岁,身材高大,相貌英武。他穿着黑色的将军铠甲,腰佩长剑,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气质——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上位者的沉稳,眼神中带着某种审视的味道。
\"李明衍,李君。\"来人直接叫出了李明衍的本名,声音洪亮,\"久仰大名。\"
李明衍心中一震,但面上不动声色:\"阁下是...?\"
\"在下李信。\"年轻将军抱拳行礼,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奉大王之命,来蜀地整军。\"
李信!竟然是他!
\"原来是李将军。\"李明衍还礼,\"只是不知将军如何知道在下?\"
李信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大笑起来:\"先生真是谨慎。也罢,我就直说了。\"
李信自顾自地走到主位旁的客座坐下——既没有僭越坐主位,也没有坐下位,恰到好处地展示了自己的地位。
\"李明衍的大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李信端起仆人送上的茶,轻轻啜了一口,\"都江堰的功臣,郑国渠的设计者,还在关东诸国都有建树。这样的人物,岂能不知?\"
\"将军过誉了。\"李明衍也坐下,\"那都是陈年旧事。\"
\"陈年旧事?\"李信意味深长地笑了,\"大王和李斯廷尉在我入蜀之前,都都跟我提起过您。说您是李冰老大人的高徒,精通水利,是难得的人才。\"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还说您这些年游历各国,见多识广,如今在蜀地...做了不少事情。\"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李明衍听出了其中的深意。看来自己在蜀地的所作所为,朝廷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既然如此,不如坦诚相见。
\"不瞒将军,\"李明衍正色道,\"在下确实在做一件大事。\"
\"哦?\"李信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愿闻其详。\"
李明衍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地图:\"将军请看,这是天下水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