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开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这些年,在下走遍六国,寻找的就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禹工遗迹?\"李信眼睛一亮。
\"正是。\"李明衍详细介绍起来,\"韩地有预警系统,魏地有分水装置,赵地有草原水脉,楚地有船闸设计...每一处遗迹,都蕴含着古人的治水智慧。\"
他指着蜀地的位置:\"如今只差最后一处——蜀地的星垂之地。若能找到,集齐九州水脉总图,便可献给大王,用于治理天下水患。\"
李信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听完后,他拍案而起:\"好!李君果然是快人快语!\"
他站起身,在堂中踱步:\"说实话,大王和李廷尉都猜测,李君回到蜀地,必有所图。有人说你想割据,有人说你想谋反。但李廷尉力排众议,说李君是君子,必不会做此等事。\"
\"如今看来,李廷尉看人很准。\"李信转过身,目光炯炯,\"李君心系天下水利,这份情怀令人敬佩。\"
李明衍心中苦笑。李斯这只老狐狸,哪里是相信自己?分明是要通过李信来试探和控制自己。
\"将军过奖了。\"他谦逊道,\"在下只是尽一份心力。\"
\"不必谦虚。\"李信大手一挥,\"李君,这件事意义重大。若真能找到禹工遗迹,不仅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
他走到李明衍面前,语气变得强硬:\"所以,本将军决定,调动军中力量,全力协助李君寻找这星垂之地!\"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根本不容拒绝。
\"这...会不会太兴师动众?\"李明衍试探道。
\"怎么会?\"李信摆手,\"为国家大事,动用些军力算什么?再说,这也是为大王分忧。李君放心,本将军已经带来了一千精兵,另我本来就要整顿蜀中军务,正好借此调动支持先生。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他拍拍李明衍的肩膀,力道很大:\"咱们合作,一起找到遗迹,一起献给大王。到时候,先生就是大功臣,想必先生也不会不让本将军沾点光吧。\"
这是要强行\"合作\"了。
李明衍只能顺势而为:\"既然将军如此热心,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就对了!\"李信满意地笑了,\"那就这么定了。先生什么时候出发,提前知会一声。本将军亲自带兵护送。\"
说完,他转身就走,雷厉风行:\"本将军先去军营安顿,改日再来拜访。\"
看着李信远去的背影,李明衍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此人不简单。\"张良从屏风后走出,神色凝重。
\"确实。\"李明衍点头,\"表面豪爽莽撞,实则心机深沉。刚才那番话,软硬兼施,让我无法拒绝。\"
\"而且他肯定不只是为了禹工遗迹。\"张良分析道,\"带精兵来蜀地,说是整军,实则是要尝试收编和建立自己的势力。\"
\"现在怎么办?\"
张良沉吟片刻:\"既然无法回避,那就顺水推舟。主公,我们按原计划去广汉,但要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