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阿漓走到石壁的另一侧,那里的文字更加工整,显然是禹王晚年所刻。
\"治水功成,九州安定。然余思之,水可治,人心难齐。遂以治水为契机,合诸部为一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虽言语不通,习俗各异,然患难与共,终成一家。此乃华夏之始也。\"
李信听得入神:\"所以,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从治水开始的?\"
\"不仅如此。\"阿漓指向下方的文字,\"禹王还写道——'余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华夏之魂不灭,文明之火不熄。千年之后,万年之后,华夏子孙必将延续此道,传承此志。'\"
子它激动地说:\"禹王在数千年前,就预见了华夏文明的延续?\"
\"看这里。\"张苍发现了石壁最下方的一段文字,\"这是禹王的遗言。\"
阿漓蹲下身,仔细辨认着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
\"余将逝矣,然心有所安。观华夏子民,聪慧勤勉,坚韧不拔。历经水患而不倒,遭遇危难而更强。此非一时之幸,乃民族之性。\"
\"余深信,华夏文明必将长存于世。纵有外患内忧,纵经改朝换代,然文明之根不断,精神之脉不绝。\"
\"后世子孙若见此言,当知尔等身负重任。华夏之存续,不在疆域之广,不在武力之强,而在文明之传承。\"
\"此乃天意,亦是人为。天选华夏,华夏亦当自强不息。\"
读到这里,阿漓的声音已经哽咽。她抬起头,泪光闪烁:\"禹王...他对华夏文明有着如此深沉的爱与期待。\"
李明衍站在石壁前,双手微微颤抖。作为一个来自数千年后的人,他知道禹王的预言都成真了。华夏文明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直到他所在的时代,依然屹立不倒。
多少次危难,多少次浩劫,但总有人站出来,延续着文明的香火。从大禹到孔子,从秦皇到汉武,从李白到苏轼,从岳飞到文天祥...到近代的先烈与伟人。一代代华夏儿女,用生命和智慧,守护着这份传承。
而现在,他李明衍,一个意外来到这个时代的人,也成为了这条长河中的一滴水。
\"明衍?\"阿漓关切地看着他,发现他眼角竟有泪光。
李明衍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众人:\"诸位,你们可知道,我们现在站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