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临时的伙房,炉火熊熊,锅铲翻飞,膀大腰圆的厨师们汗流浃背地挥舞着大勺。
伙计们端着巨大的托盘,将一盘盘油光锃亮的鸡鸭鱼肉、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和香气四溢的汤羹,流水般送到各张桌子上。
京城百姓们,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交谈声、笑闹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国公府气派的大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闻讯赶来吃流水席,沾状元喜气的百姓,等待着入席。
身穿状元袍的方南和身着榜眼服的石头从马车上下来时,引起了排队人群和席面上食客的注意。
“快看!状元公回来啦!”
“是方郡公!还有方榜眼!”
“恭喜方状元!贺喜方榜眼!”
“国公府好福气啊!一门双杰!”
阵阵热烈的喝彩声和真诚的恭喜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方南和石头相视一笑,并肩站在府门前,向着四周的人群拱手致意。
方南朗声道:“多谢各位乡亲厚爱!略备薄酒粗肴,不成敬意,大家尽管放开吃喝,同喜同乐!”
府内亦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前院的几个大厅和连廊下都摆满了席面,桌椅碗筷明显比外面的流水席精致许多,坐满了前来道贺的宾客。
这些宾客身份各异,有与镇国公府交好的勋贵武将家的子弟,有镇国公和方乐山在朝中的同僚下属,还有京城里一些有头有脸的富商名流。
空气中酒香四溢,劝酒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镇国公和方乐山父子俩,脸上泛着红光,端着酒杯,穿梭于各桌之间,乐呵呵地接受着众人的恭维和祝贺。
院子一侧的几间花厅里,也设了席面,由老太君和方王氏陪着各府的女眷们用餐,透过敞开的窗户,里面传出的阵阵笑语。
方南带着石头一进院子,宾客们就注意到了。
“状元郎回来了!”
“敬新科状元一杯!”
“方贤侄,恭喜恭喜啊!”
宾客们纷纷起身,朝向方南热情的打着招呼。
镇国公看到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大声对众人道:“诸位稍安勿躁,容老夫带南儿先去祠堂告慰祖先,再回来与各位痛饮!”
国公府一家人在宾客们的祝贺声中,神情激动地前往府中祠堂。
祠堂内,烛火通明,香烟缭绕。
方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静静矗立。镇国公亲自点燃香烛,率领全家老小,恭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镇国公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携全家,谨以香烛醴酒,昭告于先灵:我方家子孙方南,今日殿试夺魁,高中状元,光耀门楣,显扬宗族!”
“此乃祖宗荫庇,皇恩浩荡!愿先祖英灵,永佑我方氏一族,枝繁叶茂,代有才人!亦望南儿谨记家训,忠君爱国,勤勉任事,不负皇恩,不辱门楣!”
祭拜完毕,一家人回到前院。
方南跟在祖父和父亲身后,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敬酒致谢。
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宾客们才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