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南将前世的简化太极拳的基本招式,缓慢而流畅地演示出来,并配上简单的呼吸口诀。
两位大儒起初觉得这拳法软绵绵的毫无力道,看着看着,察觉其中似有韵味,便跟着比划起来。
东宫广场上,年轻的太子在努力练着健体拳法,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在旁边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
锻练结束,楚启明满头大汗,却觉得浑身舒畅,精神焕发。
方南叮嘱太子沐浴及时更换干爽衣物,便将课堂交还给刘、张二位大儒,为太子开始今日的经史讲授。
方南离开了东宫,骑上马,并未回翰林院,而是径直出了京城,朝着自己的封地方向而去。
方南心中惦记着艾道长那边的蒸汽机研制进度,有了巧夺天工的技能,希望加速这个过程。
征讨蛮族的一些构想,也能借助技能和封地的工坊提前做些准备。
马蹄声疾,掠过初春的官道两旁渐次泛绿的田野和袅袅炊烟的村落。
方南无心欣赏这田园风光,脑海中不断推演着蒸汽机可能遇到的瓶颈,如何利用巧夺天工技能进行改进。
关于水泥的配方、火器的改进、应对骑兵冲锋的利器铁丝网,种种构思也在方南心中交织成形。
方南直接奔向位于作坊区核心位置的蒸汽机研制工坊。
刚踏入工坊大门,一股热浪夹杂着水汽和机油味扑面而来,场地中央,一个庞然大物,初代蒸汽机的原型机正矗立在那里,艾道长和几个徒弟正围在机器旁,紧张地进行着调试。
艾道长依旧是那身略显破旧的道袍,脸上沾着油污,眉头紧锁,显然遇到了难题。
“艾道长,王师傅,进展如何?”方南快步上前,朗声问道。
艾道长闻声抬头,见到方南,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把汗迎上来:“少爷,您可来了,这机器汽缸密封总是欠佳,压力上去就漏气,效率始终提不起来,这活塞往复也时有不畅,贫道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方南绕着这台粗糙但结构已然成型的蒸汽机仔细审视起来。
脑海中巧夺天工的技能被激活,眼前这台机器仿佛变成了透明的三维模型,能量流动、应力分布、薄弱环节一一清晰地呈现出来。
那些技术障碍,在方南眼中变得条分缕析。
“道长莫急,”方南指向汽缸与活塞的连接处,“填料函结构过于简单,密封材料也不够致密耐热。我建议,此处可改为多层石棉交错填充,压盖的紧固方式也需要改进,采用梯形螺纹渐进施压。”
方南又指向连杆和曲轴部分:“传动机构的润滑不足,且摩擦面加工精度不够。需要在关键节点加设滴油壶,用精钢淬火后精细研磨,减少间隙。”
“锅炉的火室布局可以优化,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蒸汽产出效率。”
方南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地上的炭笔,在旁边的木板上快速勾勒出改进后的结构草图,标注上关键尺寸和材料要求。
艾道长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方南画出的草图,越看越是激动,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妙啊,如此改动直指问题所在,贫道怎么就没想到呢,快,快照少爷说的改!”
艾道长大声招呼徒弟们按照方南的指示准备材料和工具。
工匠老王凑过来看了草图,连连点头:“少爷高见,这样一来,这机器肯定能顺畅起来!”
方南将艾道长和老王叫到一旁相对安静些的工棚里。
“眼下还有几件紧要事务,需二位费心。”
方南描述了水泥的基本原料,石灰石、粘土、以及适量的石膏。
“关键步骤是煅烧,需要极高的温度,将原料烧制成被称为‘熟料’的块状物,然后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使用时只需与水、砂石混合,便能凝固硬化,坚如磐石。”
方南边说边用纸笔,将大致的配方比例、煅烧温度范围、研磨细度要求以及简单的实验方法一一写了下来。
“此物若能成功,无论是修筑城墙、堡垒、堤坝,还是铺设道路,都将事半功倍,效用无穷,对将来的战事亦大有裨益。”
艾道长看着配方,眼中闪烁着好奇:“煅烧研磨……看似与炼丹有异曲同工之妙,少爷放心,贫道定当全力研制此物!”
老王拍着胸脯保证:“原料咱们这儿都有,窑炉现成的也能改,我立刻组织人手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