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各国都搞航母,你不搞就落后,可现在大明的海师,就算把欧洲所有战舰加起来,也不是对手,造航母都多余,更别说这海岛似的巨船了。”
许大匠站在旁边,手里的木尺攥得发白,见圣皇不说话,只是围着模型观看,也不知该怎么说话。
王承恩也没有继续说话,只是悄悄记下圣皇关于动力的疑问,心里暗忖:
看来这岛陆型巨船的方案,还得重新琢磨才行。
朱有建让许大匠把工坊的研究人员都召集到展厅,又让人去请鲁有林,待众人站定,他直接开门见山:
“岛陆型巨船项目,今天就正式叫停。”
他指了指展台上的船模,语气坚定,
“不是否定大家的心思,但这船造出来意义不大——
材料耗不起,燃料供不上,真造一千艘,大明的铁矿和时间都扛不住,不如把精力投到更实用的地方。”
众人虽早有心理准备,还是难免有些失落,许大匠攥着木尺,低声道:
“圣主,我们也知道难,就是……
不甘心龙骨结构的研究白费。”
这话一出,不少研究员都点头附和——
这些日子围着龙骨的承重问题熬了不少夜,实在舍不得就此停下。
朱有建闻言,倒没直接否决,反而笑了笑:
“龙骨研究未必白费,朕这里倒有个想法,你们听听行不行。”
他走到展台旁,捡起根细木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你们看,大树的根系怎么撑住树冠?
直根是主心骨,侧根、枝根往四周扎,共同承重,哪怕树冠比根系体积还大,只要不是强台风泡软了土,都倒不了。
咱们的船龙骨,为啥不能仿这个思路?”
他边画边解释:
“以直龙骨当中央承载柱,侧龙骨跟它牢牢连在一起,侧龙骨要多少加多少,只要连接得够结实,理论上能撑更大的船身,稳定性也够。”
话锋一转,他又补了句,
“但朕还是不建议造巨船——
船越大速度越慢,燃料消耗是成倍涨,大明现在的海疆,压根用不上这么大的船。
海战靠的是速度,小船快,进能攻退能守;
大船慢,打赢了还好,打输了想跑都跑不掉,损失太大。”
这话刚落,底下的研究员就炸开了锅。
有人蹲在地上照着他画的根系图推演,有人凑在一起小声讨论,鲁有林更是拿着纸笔飞快地画着龙骨结构,嘴里还念叨:
“直龙骨当主根,侧龙骨当侧根……如树根般的结构……还可以有从根……
这么一来,承重面积能扩一倍还多,理论上还真能撑大船。”
许大匠也来了精神,攥着木尺在船模上比划:
“要是侧龙骨用三层铝钢榫接,再跟直龙骨用榫卯加支撑固定,说不定真能解决承重问题!”
可转念又想起圣皇说的“没必要造巨船”,又有些怅然,
“就是……造这么大的船,确实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