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两国渊源太深,殖民利益也多有牵扯。
西班牙本不想干涉东印度事务,它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美洲殖民地:
那里的银矿能挖出源源不断的白银,种植园的蔗糖能轻松销往欧洲,收益稳定又稳妥,犯不着去东印度冒风险。
但架不住葡萄牙使者三番五次上门劝说,又是承诺战后分润香料贸易,又是强调僵尸威胁可能扩散,最终还是松了口:
决定与葡萄牙各出一支舰队,合计凑出两艘主战舰、十二艘辅助舰,再配上两千名装备火枪的陆战队,加入这场针对东印度的战争。
布拉干萨家族自始至终没派一兵一卒加入联军,反而悄悄调遣了一支由五艘运输船组成的运兵船队,准备前往非洲的彭巴要塞。
他们打得算盘很精:
一来是加强东南非殖民领的防御,万一东印度的僵尸威胁扩散到非洲,也能提前做好准备;
二来也想趁机探索中南非的无人区,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金矿或适合种植的土地,为家族开拓新的地盘。
葡萄牙王室对此乐见其成——
布拉干萨家族本就势力庞大,在国内占着不少庄园和贸易据点,如今他们把精力转向非洲,正好能削弱其在本土的影响力,免得家族势力过大,威胁到王室统治。
连梵蒂冈都忍不住插了手,派出一支三百人的小型舰队,船上还载着十几名耶稣会神父,对外宣称是“帮助联军协调各国宗教事务、为士兵祈福”,实则是想借着联军的势头分一杯东印度的“蛋糕”——
毕竟亚齐地区的耶稣会一直想扩大传教范围,这次跟着联军去东印度,既能借着军队的保护建立新的教堂,又能从殖民贸易里捞取好处,顺便把宗教影响力渗透到新的区域。
1646年11月26日,比斯开湾的海面上终于迎来了壮观的一幕——
由不列颠、高卢、荷兰、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再加上梵蒂冈派出的辅助舰队组成的八国联军,在此全数集结。
数百艘舰船在海面铺开,绵延出去足足数里地,密密麻麻的桅杆竖在海上,像一片望不到头的森林;
每艘战舰的甲板上,黑沉沉的炮口都朝着远方,在冷冽的海风里透着森然的杀气。
舰队只在湾内稍作休整,补充了淡水和干粮,便齐齐升起风帆,沿着非洲西海岸,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印度的方向进发,船身劈开海浪,留下一道道雪白的航迹,声势震天。
不列颠国会在伦敦收到联军集结的消息时,整个议事厅都沸腾了——
谁也没料到,短短一个月时间,竟能集结起如此规模的兵力,不管是战舰数量还是士兵人数,都远超最初的预期。
议员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之前对僵尸的忌惮、对殖民利益的担忧,此刻都被自信取代。
有人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战后的场景:
“有这样的力量在手,定能在东印度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漂亮仗,把那些诡异的僵尸连根拔起,彻底铲除威胁!”
所有人都认定,等联军凯旋,不列颠不仅能稳稳攥住东印度那块诱人的殖民利益,还能借着主导联军的势头,在欧洲各国面前再立一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