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身边的李世民笑道:“李卿,你看我大汉子民,即便冬日农闲,亦不忘尚武强身,这勃勃生气,岂是贵霜那些慵懒之民可比?”
李世民看着眼前景象,再对比贵霜国内民众那种散漫甚至麻木的状态,深有感触地点头:“陛下所言极是。民气即国运,百姓有此昂扬之气,国家方能强盛不衰。臣在贵霜,虽强力推行新政,欲振民气,然积弊已深,收效甚微。今日见大汉乡野之间,皆有此等风貌,方知何为根基深厚。”
这时,场中一名年轻的角抵手连续摔倒了好几个对手,意气风发,向着四周拱手。
穆桂英看得手痒,低声对刘协说:“陛下,此人下盘稳健,爆发力不错,是个好苗子。”
刘协笑了笑,对那里正道:“这位壮士身手不凡。传我的话,赏他美酒十坛,绸缎五匹,勉励他好生练习,将来或可为国效力。”
那年轻壮士和里正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跪地谢恩。
周围乡民也纷纷欢呼,气氛更加热烈。
离开冬社现场,继续上路。
刘协对诸葛亮等人感叹道:“基层有此活力,国家方能如臂使指。
看来,除了朝廷大政,这些乡规民约、民间传统,亦需善加引导和保护,使其成为教化百姓、凝聚人心之力。”
车队继续北行,穿过淮西,进入中原腹地。
沿途,他们看到许多新兴的工坊,听到关于各地学堂兴办、医馆设立的汇报,也见证了官道上更加繁忙的商队和更加完善的驿站系统。
虽然天气寒冷,但整个帝国呈现出的是一种有序、忙碌且充满希望的上升态势。
偶尔,刘协也会在驿馆召见沿途的地方官员,听取他们的汇报,了解地方治理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他发现,随着疆域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地方官员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整体的吏治在人才推举制度和严格监察下,还算清明。
这一日,车队终于进入了京畿地区。
远远地,已经能够看到渭水如带,以及那座雄踞关中平原、笼罩在冬日薄雾中的巨大城市轮廓——长安!
所有舟车劳顿,在这一刻仿佛都烟消云散。
无论是久离故土的将士,还是新近归附的李世民等人,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那里,是大汉的心脏,是权力的中心,也是他们未来命运交织的地方。
刘协站在车辕上,望着越来越近的长安城,目光深邃。
他知道,回到长安,意味着一段征伐的彻底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更加复杂、责任更加重大的新时代的开始。
他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对身旁的穆桂英,也对所有追随他的人说道:
“看,长安!我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