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80年代当富翁 > 第425章 竞争

第425章 竞争(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1983 年,西北的天空总是带着一种古朴的苍黄,像是岁月沉淀下的色彩。杨家庄的大棚蔬菜在县城有了些销路,可县城市场容量有限,杨开心里琢磨着,必须把目光投向省城。毕竟这是村集体办的产业,大伙都盼着能靠它过上好日子。

尽管有县政府协调,可当杨开带着村里几个壮实的汉子,开着那辆破旧的卡车,满载着新鲜蔬菜驶向省城时,他们心里都清楚,前路布满荆棘。

到了省城,他们首先遇到的是市场准入的难题。省城的蔬菜市场管理严格,要进入市场售卖,得有各种繁琐的手续和证明。杨开他们拿着县政府开的介绍信,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在市场管理处,一位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递上来的材料,皱着眉头说:“这些手续不全啊,你们这村集体办的产业,还得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杨开陪着笑脸说:“同志,我们是小地方来的,很多东西都不懂,您多担待,能不能给我们指条路,我们赶紧去办。”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指了指墙上的办事流程,杨开他们只能又马不停蹄地去准备其他材料。

好不容易拿到了进入市场的许可,他们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省城的蔬菜市场里,本地菜贩们经营多年,有着稳定的客源和销售渠道。杨开他们的摊位在角落里,鲜有人问津。

一天,一位本地菜贩走过他们的摊位,轻蔑地说:“你们这小地方来的菜,能有啥好的。”杨开的伙伴小张听了,气得满脸通红,刚要发作,被杨开拦住了。杨开笑着说:“大哥,我们这菜是大棚种的,新鲜着呢,您可以尝尝。”说着,他摘了一根黄瓜递给菜贩。菜贩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口感还真不错。”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他们摊位冷清的局面。

为了打开销路,杨开决定采取低价策略。他们把蔬菜的价格定得比市场上其他菜贩略低一些。这一招起初吸引了不少顾客,可很快就引来了其他菜贩的不满。

一天,几个本地菜贩围到他们的摊位前,气势汹汹地说:“你们这样低价倾销,坏了市场规矩。”杨开赶紧解释:“各位大哥,我们就是想先打开销路,让大家尝尝我们的菜,绝对没有恶意。”可菜贩们根本不听,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就在场面快要失控的时候,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赶来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在销售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运输和保鲜的问题。从村里到省城路途遥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而且省城的天气比村里热,蔬菜很容易变质。杨开他们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种简易的保鲜方法,就是在蔬菜上洒些水,然后用湿布盖着。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

尽管困难重重,杨开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蔬菜的品质,还主动和一些餐厅、超市联系。一次,他们得知一家大型超市正在寻找新的蔬菜供应商,杨开带着样品去和超市采购经理洽谈。采购经理看着他们的蔬菜,有些怀疑地说:“你们这村集体产业,能保证稳定的供应和品质吗?”杨开拍着胸脯说:“经理,我们一定能保证。我们整个村都在支持这个产业,大家都盼着能和你们合作。”

经过一番努力,超市终于同意先采购一批蔬菜试试。当杨家庄的蔬菜摆上超市的货架时,很快就受到了顾客的欢迎。随着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和他们合作。

杨开他们的村集体产业在省城逐渐站稳了脚跟。在那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 1983 年,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书写了一段西北村集体产业在省城的奋斗传奇。

杨开带着村集体产业的大棚蔬菜来到了省城。

省城的市场就像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竞争异常激烈,而他们就像一艘小小的帆船,在风浪中努力前行。

杨开深知,在这竞争激烈的省城市场,品质是立足之本。他回到村里,召集了所有参与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开会。

“咱们要在省城卖菜,就得把品质提上去。大家以后施肥、浇水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杨开在会上说道。

村民老张有些疑惑:“杨开,咱一直都是这么种的,还能咋提升啊?”

杨开解释道:“以前咱在县城卖,要求没这么高。现在省城的人眼光高,咱们得想办法让蔬菜长得更好看、更好吃。”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