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大象无形曾国藩:曾国藩湖南练勇记 > 第三十四章 曾国藩和咸丰较上了劲

第三十四章 曾国藩和咸丰较上了劲(第2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一个是力逼其出省,一个却是找出各种借口拖着不动。咸丰与曾国藩这君臣二人,开始较上劲了。

左宗棠给曾国藩引来了落难的胡林翼

曾国藩把《沥陈现办情形折》拜发的当日午后,左宗棠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衡州。

左宗棠一把拉过曾国藩的手,大声说道:“涤生,您看谁来了?”

左宗棠话未落音,一人已大步走进门来。

曾国藩抬眼望去,但见那人头戴四品顶子,配单眼花翎,雪雁补服;细高身材,脸形略长;胡须不短,但却稀疏;双眼不甚大,但却炯炯有神。那人面容憔悴,满身灰尘,仿佛经过长途跋涉。

曾国藩一时怔住。

那人却抢前一步说道:“想不到,你我一别十有三年,您老当真认不出我了!可叹沧海桑田,时轮飞逝。惜哉!叹哉!”

一听话音,曾国藩一把抓过那人的手道:“来人莫非是兄台润芝吗?”

左宗棠大叫道:“不是润芝,我缘何又二进衡州!”

曾国藩睁大双眼把来人看了又看,随口道:“是兄台!果然是兄台!想不到京师一别,你我竟在衡州相会!快快来人,沏两碗好茶进来!兄台,您快请坐!”

曾国藩口里的润芝到底是谁呢?他便是胡林翼。

说起来,这胡林翼与左宗棠、曾国藩二人的交往可非同一般,是真正的至交。

胡林翼是益阳人,字润芝(又作润之),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探花胡达源之子。胡达源崇尚程朱理学,乃一代儒宗。胡林翼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选庶吉士。期满授编修。曾国藩点翰林时,胡林翼正在编修任上,二人交往甚密。二十年(1840年),充江南乡试副考官,是科正考官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试罢,因文庆携举人熊少牧入闱,坐失察,降一级调用。旋丁父忧。服阕,捐纳内阁中书,改贵州知府。累署安顺、镇远。当时,贵州义军蜂起,匪盗横行。胡林翼抵任,仿明戚继光之法练勇士,缉匪捕盗甚得力。因功赏戴单眼花翎。又因防剿新宁李沅发,以道员用。云贵总督吴文镕、贵州巡抚乔用迁,皆密举其能,堪称大用。咸丰元年(1851年),实授黎平知府。实行保甲团练,建碉楼四百余座,严扼要隘,储谷备城防。致使百里民安,百姓多感之。三年(1853年)底,因功擢贵东道,训练黔勇一千五百人。人数虽不为重,作战却颇得力。

胡林翼是已故两江总督陶澍的东床快婿,而左宗棠的长女孝瑜,嫁的又正是陶澍的独子陶桄。从辈分上讲,左宗棠是胡林翼的长辈。所以,左宗棠可以直呼胡林翼的字号,而胡林翼,则尊称左宗棠为“季翁”。

三人落座,摆茶上来。

曾国藩急问一句:“润芝,您如何这个样子来到了衡州?”

未及胡林翼讲话,左宗棠当先说道:“涤生,您可要帮一帮润芝。他这回可让左季高害惨了!”

胡林翼一见左宗棠满脸愧疚,忙道:“这可怨不得您老,总归是我时运不济。涤生,我这次是当真遇到了难办之事。”

曾国藩没有言语,而是传人进来,吩咐置办酒饭,然后才道:“润芝,您且莫急,慢慢讲与我听。”

左宗棠叹口气道:“还是我说吧。那还是张采臣巡抚湖南的时候,感到军务乏人,同我商量办法。我也是一时性急,便怂恿张采臣,奏请调润芝统带黔勇援湖南,并替他拟好了奏折。哪知折子刚刚拜发,朝廷便着张采臣署湖广总督,并命其速赴前沿督军赶往武昌。”

趁左宗棠喝茶润喉的当口,胡林翼接口说道:“我接到圣谕以后,便挑选了八百精壮的黔勇,配足军火并沿途给养,辞别抚台,无分昼夜赶往这里。但沿途匪盗甚多,还碰到几股粤匪。几乎是走走打打,绕了许多弯路。耗尽了粮饷,军火也所剩无几。我已经知道张采臣调署湖广,本想先到武昌。哪知通往武昌的各要道,已被粤匪提前控制,根本过不去。直到这时,我才得到张采臣已调补鲁抚的确切消息。真正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偏赶这时,又和一股悍匪相遇。此战,整整伤了我二百黔勇,才好歹杀出重围,奔向长沙。我把兵马屯扎城下,一个人进城去见骆抚和您,恳请借些粮草。哪知您并不在省城,而湖南,此时也正是粮缺饷绌之际。而我,又非是骆抚所奏请。这是天要灭我胡润芝啊!”

胡林翼忽然落下泪来:“我在黎平好好的,现在竟成了没有着落的人!有心回贵州,有无口粮姑且不论,贵州也不能接收啊!我现在可真是有心报国都无门哪!”

一见胡林翼讲出此话,左宗棠眼圈一红,忙道:“润芝,你不要再说了。你越说,我左季高越觉着对不住你。涤生,您快想个办法出来吧。润芝的六百练勇,现在还扎在长沙城外,已经断炊两日了!”

曾国藩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润芝,您不要难过,更不要着急。您和季高,都是我大清难得的兵事大家。我曾涤生虽非督抚,可您既然到了衡州,我就不能让您和您的练勇饿饭。我现在就派快马,给塔齐布送信过去,让他先支给您半月的口粮。您也给营里的管带官写封信,交快马一同送去。润芝,您和季高在衡州安心住几日,帮我看看操,再计议一下出兵的事。对了,我午前接到快报,又有一股土匪由永兴被官军追打,正向衡州方向扑来。此股土匪屡剿不灭,已成湖南巨患。您可命黔勇,速来配合湘勇剿之。润芝,您能听明白我的话吧?”

胡林翼点头说道:“您用心良苦,润芝焉能不知!您是想让黔勇先立一功劳,然后好替我到上头说话。我猜得不错吧?”

左宗棠笑道:“怎么样润芝?我左季高所料不错吧?只要见到涤生,他准能替你想出办法!别看他用兵短些火候,但料理别的事,别人还真比不过他。”

曾国藩笑了笑,忽然话锋一转道:“季高,我听说骆抚台两次遣使请你入幕,你如何不理人家?”

左宗棠道:“他请我,我就非得出山?我在东山白水洞,日有百鸟相伴,夜有流水潺潺。每日揣摩制艺,偶尔翻翻兵书。何等逍遥!”

曾国藩脸一沉道:“季高,你不得胡闹!用兵之秋,适时之季,正是你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何况,有你在巡抚衙门佐幕,我这勇也好练不是?”

左宗棠用眼望着胡林翼道:“他练勇以来,我是越来越怕同他见面了,每次见面,不是狠狠挑我的不是,就是拼命拉我与他下棋!曾涤生是左季高的克星啊!”

胡林翼笑道:“季翁,涤生在京师时,可是常把您老挂在嘴边啊!说您是大清当今的诸葛孔明,还说您学的都是大经济,是经世之学。”

左宗棠苦着脸说道:“润芝,你哪里知道他的用心啊——他就是不想让我静下心来揣摩制艺,让我当一辈子的老举人!”

胡林翼道:“季翁,我们说正经话。我以为,涤生说得不错。您不应该这么早就归隐山林,应该出山建功立业。”

左宗棠苦着脸道:“骆籲门请我,还是做幕僚,无非是文案什么的。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呀!润芝啊,我真的不想再为他人作嫁衣了!”

曾国藩起身道:“我现在去给塔齐布写信。润芝歇过乏,也给营里写个信。季高你听着,如果骆籲门再遣使入山请你,你必须出山!否则,我曾涤生追到东山去与你下棋!”

左宗棠一愣。

曾国藩已大步走出去。

胡林翼笑着对左宗棠说道:“季翁,您老若怕与涤生下棋,就赶紧出山吧。”

胡林翼到衡州的当晚,曾国藩又接到密报,言称衡阳、清泉两县,由保甲代县衙催征百姓应纳银粮,因分摊不均,导致部分民户抗欠或拒缴。湘勇即将出征,而口粮尚未筹及一半。还有一点也让人意想不到:保甲整日忙着催征银粮而置团防于不理,致使两县土匪日渐抬头。百姓多有怨言出口。

曾国藩连夜派员密访,方知全系保甲阴谋私利所致。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陪胡林翼与左宗棠用饭时,便将此事说出。

胡林翼道:“涤生,这件事,错不在民户,亦不在保甲,乃在官府。”

曾国藩奇怪地问道:“润芝,是保甲分摊不均,与官府何干?何况,由保甲代催银粮,系骆抚台与徐藩司所定,别人不好改动。”

胡林翼道:“不管系由谁定,均应更张。涤生,您老试想,保甲的职分,是保护乡里不受土匪袭扰。代县衙催征百姓应纳银粮,乃是吏役的事。吏役的事由保甲代办,怎能不出事呢?我在黎平任所,举凡缉匪拿盗,由一方保甲负责;催征银粮,则全由吏役办理,保甲不得干预。”

曾国藩点头道:“各司其职,百姓气顺。湘勇驻衡后,打乱了原有办差模式。过不在保甲,亦不在吏役,其实在我。我若及早发现不妥,及时向骆抚台和徐藩司说明一切,想来不会有现在的麻烦。”

左宗棠眼望着胡林翼笑道:“润芝,我说得不错吧?涤生不是聪明能干之人,他能有今天,全在于能听进别人的话。我左季高在这方面就不如他,所以到现在还是个不名一文的老举人。”

曾国藩戏谑道:“左季高可不是一般的老举人,他是我湖南赫赫有名的当今诸葛亮啊!”

左宗棠哈哈笑着,出人意料地反问一句:“听您的口气,莫非诸葛亮也是一榜?”

曾国藩险些把一口饭喷到桌上。他强忍着把饭咽下去,这才说道:“诸葛亮是刘备的肩膀!”

一听这话,胡林翼也忍不住笑起来。

左宗棠看看曾国藩,又望望胡林翼,瞪起眼睛说道:“你们两个疯了不成?这种话也当真!”

饭后,曾国藩先下文批饬衡阳、清泉两县,以后但凡稽查土匪等事,悉由保甲办理;催征银粮等项,均由吏役负责。又咨文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说明由保甲代收银粮的种种弊端。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很快回文,坚不许更改已定章法。骆秉章甚至责怪曾国藩不该自作主张,并请曾国藩把衡、清二县成命收回,照旧章办理。

曾国藩无法,只好在向朝廷拜发《衡永一带剿匪未毕折》的同时,又附《厘正衡清二县保甲》一片。

咸丰主意下定:条件通通答应,但曾国藩必须出兵

三天后,胡林翼返回长沙,当日即统带麾下六百黔勇,开始配合塔齐布作战。

《沥陈现办情形折》抵京以后,咸丰一连思考了两日,又同几位王大臣会商了一下,这才给曾国藩颁下一道很无奈的圣谕:“成败利钝,固不可逆睹,然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若甘受畏葸之罪,殊属非是。钦此。”

圣谕颁下不多几日,咸丰又收到曾国藩递到的《衡永一带剿匪未毕折》和《厘正衡清二县保甲片》。

咸丰知道曾国藩是在借故拖延出省援皖的时间,或是在等船炮,或是水勇并未训练成熟。总之,是不想现在统勇东下。

咸丰把牙咬了三咬,强压住怒火,提笔在折子上朱批了这样几行字:“知道了。汝以在籍人员,能如是出力,已属可嘉。著知会抚臣剿办,或有汝素来深信之绅士,酌量办理亦可。”

咸丰在《厘正衡清二县保甲片》上想也没想便批道:“此应亟更易者,著知照骆秉章,将改办章程速行复奏。”

咸丰此时已打定主意:你曾国藩此时无论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于你,但你若想不出兵却坚决不许!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