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大象无形曾国藩:曾国藩湖南练勇记 > 第三十五章 时局陡然大变

第三十五章 时局陡然大变(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国藩愚见,现在御贼不难于陆,而难于水;不难于兵,而难于饷。……若调兵勇太多,一旦无饷,势必内溃,尤为可虑。至于江面堵截,必须船多炮富,如来谕所示,六七百只,始可上阵。否则,大海簸豆,黑子著面,只儿戏耳。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复吴甄甫制军》

太平军攻到了京师门户天津

咸丰这里正在和曾国藩暗暗较劲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国内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利用清军琦善总统的江北大营张灯结彩过年的时机,突然从扬州北上。一战而取滁州,再战而踞临淮关,三战而夺凤阳府。林凤祥此招让各路清军措手不及,正懵懂间,林部已进入河南。一进入河南,太平军先破归德,旋围攻省城开封。讵料,开封已有所准备,早调重兵把守,加之古城墙高厚,太平军连攻十日不下。林凤祥改变策略,突然渡过黄河,挥军向怀庆府攻,可是不顺利,太平军损兵折将。

这时,又有消息传来,清内阁学士胜保率大军尾追而来。林凤祥闻报,当即率军撤离怀庆,转而进入山西省,打破平阳府,杀死地方官员,取得了难得的兵员补充的给养。等胜保督军赶到,太平军早已人去城空,胜保只能替林凤祥“善后”。

胜保在平阳府尚未替林凤祥把善后处理完毕,林凤祥已带着自己的人马来到了临洺关下。胜保闻报,连夜提军追赶。哪知林凤祥并未在临洺关驻足半刻,而是直取深州,竟一战而下。胜保赶到深州,太平军又已离去多时。胜保仰天长叹不止,继续替林凤祥料理善后。

胜保也是咸丰帝比较信任的统兵大员之一。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擢侍讲,累官国子监祭酒。屡上疏言事,甚著风采。历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咸丰二年(1852年),因上言犯上,降四品京堂。三年(1853年),太平军破武昌。又上疏大谈“办贼方略”,命驰往河南,交钦差大臣琦善差遣。偕提督陈金绶率兵援湖北、安徽,因江宁破而驻兵江浦。旨下,赏二品顶戴复原官,会办军务。林凤祥督太平军攻取扬州,偕陈金绶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主动撤出扬州,得赐单眼花翎。以后,便开始跟在林凤祥军后东追西赶,替林凤祥处理善后,被全军将士暗称之为“善后大将军”。

胜保自己也甚是苦恼,但却毫无办法可想。

胜保还在深州替太平军“善后”的时候,林凤祥已督军向北疾进,五日光景,绕过静海、独流二城,击败前来迎战的钦差大臣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部,直奔天津。讷尔经额收拾残部屯扎不动,明着是堵住林凤祥后路,其实是在等待胜保和其他几路援兵。

林凤祥则义无反顾,猛扑天津,分明是要踞畿辅而取京师,直捣大清国巢穴。

警报传入京师,满朝震动。上至皇帝、王公,下至文武百官,个个惊悚,***变;警报飞入江北大营,钦差大臣、时年刚好六十有四的琦善大叫一声:“吾大清休矣!”一头栽倒在地。

随营军医急来救护,讵料,琦善肝胆俱被吓破,早已死去多时。别人临终时,要么口吐鲜血,要么嘴流白沫,琦善顺嘴流出的却是绿水。身边的人无不诧异。经过详细分析,军医得出结论:琦善顺嘴流出的所谓绿水,实为胆汁。琦善西行,上命托明阿继任钦差大臣,督办江北军务。

天津告急,咸丰连夜下旨,特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挑带京师、直隶水陆各营精锐,驰赴天津,分路堵截太平军林凤祥所部。旋又命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将军,挑募练勇,限期出关。

林凤祥与李开芳,渐渐陷入清军的重兵包围之中。

咸丰见局势稍稳,这才腾出手来惩罚山西巡抚以下失守各员,督兵之都统、提、镇大员,亦多人获罪。

咸丰先将山西巡抚恒春革职,由新任巡抚王庆云派员押解京师按律问罪;钦差大臣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亦被摘去顶戴花翎,逮解京城,由桂良暂署直隶总督。

越两日,内阁又有旨下:胜保果勇有为,朕心实慰,赏加都统衔,赐黄马褂,著授为钦差大臣,接统讷尔经额所部,节制各路;特赐康熙朝安亲王所进神雀刀一把,凡贻误军情者,副将以下代朕立斩。

“善后大将军”摇身一变,成了百将之上的“善后大元帅”。

大清国的这个新年,生生让林凤祥给搅了。

庐州城破,声名最著的江忠源战死

几乎与林凤祥北进的同时,江忠源已督带楚勇先锋六营,抱病抢在太平军之前赶到庐州。其胞弟江忠济、江忠淑,族弟江忠信、江忠义,督率大队跟进。

让江忠源没有想到的是,他统带先锋营进城的当晚,太平军西征军五万余人,在胡以晃、赖汉英统率下,很快便将庐州包围。

闻报,江忠源连夜命布政使刘裕鉁,督饬修墙筑垒,以为坚守之用。继进楚勇大队,不仅全被阻挡在外,连增援的刘长佑所部、江忠濬所部,也在五里墩陷入重兵包围之中,进退不得。

太平军围城如此之迅速,不独江忠源一人纳闷,连城中的文武百官,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太平军能掐会算不成?问题出在庐州知府胡元炜身上。

早在江忠源实授安徽巡抚之初,胡元炜便已暗中投靠了太平军。入城后,无论江忠源怎样布置城防,围城太平军,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得清清楚楚。

江忠源转战南北,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还是首次。

他开始秘密留意庐州城内的大小官员,终于发现了胡元炜通敌的端倪。

病中的江忠源大怒,一声令下,将胡元炜人头拿下;又派亲兵去缉拿他的家人,却毫无所获——早在江忠源进庐前,胡元炜便已将一家大小,送进太平军大营安顿。

胡元炜被斩首,人头挂到城楼之上。可是已经晚了。

城内的粮欲尽、弹欲罄、人心惶惶的机密情况,已悉被太平军所掌握。

胡元炜被杀的当夜,太平军对庐州城发起猛攻。

江忠源与布政使刘裕鉁、候补知府陈源兗、知县邹汉勋等,分头督战。其中,陈源兗系曾国藩的进士同年,邹汉勋则是邹汉章的族亲。

至天明,城门被隐在城中之太平军奸细偷偷打开,太平军一拥而入,势如滔滔洪水。布政使刘裕鉁率领一千余人突围,中途战死。江忠源身受七枪,转战至水闸桥,投古塘尽忠。陈源兗、邹汉勋、同知胡子雝、县丞兴福、艾延辉等人,亦紧随其后投水;副将松安、参将马良、戴文渊等人,则掣刀自刎。若非郭嵩焘丁忧终制,赴皖途中离营进京,此次也难逃一死。

太平军对庐州发起猛攻时,时有陕甘总督舒兴阿,统带一万余众从此经过。得知太平军攻打庐州,不仅不伸援手,还仰天大笑道:“想不到遐迩闻名的江岷樵,竟然也有今天!”

舒兴阿笑毕,一刻未敢停留,率兵匆匆离去。

打破庐州后,太平军呼啸着,排山倒海一般扑向黄州。

总督吴文镕尽忠,按察使唐树义阵亡

太平军西征大军打破庐州的消息,急如星火报给在黄州驻扎的吴文镕。

吴文镕兵寡势孤,情知不敌,当即给自己的门生曾国藩写密函一封,以表与来敌决一死战之心志,同时也在发泄自己的满腹牢骚和对当局的不满。书函交快马送走。

函曰:“吾意坚守,待君东下,自是正办。今为人所逼,以一死报国,无复他望。君所练水、陆各军,必俟稍有把握,而后可以出面迎敌。不可以吾故,率尔东下。东南大局,恃君一人,务以持重为意,恐此后无有继者。吾与君相处,固不同也。”

从信中可以看出,吴文镕最怕自己的这位门生,在朝廷威逼之下,仓促出兵。

把信发走,吴文镕抖擞精神,督饬军兵严加防范。又给湖北巡抚崇纶,急发公文一道,命其从速分兵来援黄州,夹击太平军。

崇纶收到急函,只是嗨嗨冷笑,并不发一兵一卒。

五万太平军开始对小小的黄州发起猛攻。吴文镕不敢怠慢,亲自到城头督战。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