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星星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一代名臣曾国藩 > 曾国藩勤俭治家之道

曾国藩勤俭治家之道(第1页/共2页)

公告:服务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请重新注册用户。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古人不仅讲究修身之术,还讲究治家之方。古人认为,一个人只有修好身、齐好家,才能去治国、平天下。

通常大家都认为“高薪可以养廉”,但曾国藩认为“俭以养廉”才是至要。俭以养廉既是曾国藩纵横官场的法宝,也是他终生廉洁的护身符。

对“俭以养廉”四个字,曾国藩在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元1863年12月24日)给二弟曾国潢的信中有过详尽的解释。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弟之直,人人知之,其能忍,则为阿兄所独知。弟之廉,人人料之,其不俭,则阿兄所不及料也。以后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俭,即修造公费,周济人情,亦须有一俭字的意思,总之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而已。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弟以为然否?

曾家是中国传统社会耕读家庭的典型。曾国藩继承了祖父、父母倔强刚毅的性格,又将他们拙诚、仁孝、勤劳的品格发扬光大。

曾家的家规家训在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时已初具形态。曾玉屏要求家人必须遵守家规:男子耕读,女必纺织。耕,是生存的根本;读,是入仕的阶梯。耕读之家须以“读”求取功名,以“男耕女织”维持生计。曾玉屏要求家人须谨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疏远六种人:风水先生、算命之士、医生、和尚、巫道及寄寓他人家中者。

曾国藩曾说:“子弟之贤与不贤,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特别是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他将祖父曾玉屏的家规编成八句话:“书蔬鱼猪,考早扫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并告诫家人:“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

后来,曾国藩按照实际情况,将“八好”总结为“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八字治家格言,将曾氏治家、持家之术更加完善、实用。

猪,是指家中的猪圈里一定不能没有猪,猪是农家宝,家家少不了;蔬,是说空闲的房前屋后一定要种上时鲜蔬菜,既省钱又方便,吃起来还放心,又可以美化环境;鱼,则是告诉家人,池水塘里撒上鱼苗,就算不精心侍弄,也能有所收获;书,是警告后辈们,要想让家族长盛不衰,族里人才辈出,就要好好读书;早,说的是事事赶早,不要落于人后,包括劳动赶早、读书赶早;扫,是告诉家人要天天打扫环境,扫除心灵灰尘,不能懒惰;考,则是指要诚修祭祀,不要忘掉自己的祖宗,否则就会像无头苍蝇,能飞出去,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宝,则是告诫家人,无论何时都要善待亲族邻里,不要妄自尊大。

曾国藩治家,并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确实始终都在身体力行。

曾国藩在京里为官时,因为家眷常年住在原籍,他对曾家女人的治家之术主要表现在腌咸菜、缝布鞋这两件事上。曾国藩要求,凡是家里的成年女人,无论是夫人、女儿还是儿媳,每年每人至少要通过进京的熟人给他捎一坛自己腌制的咸菜,要求甚至具体到了每人每年必须保证亲手腌制的坛数。他收到腌菜后,会把每坛腌菜都品尝一番,并写出考语,寄回家乡。曾家女人还有一项常课,那就是每人每年必须为曾国藩缝制两双布鞋。曾国藩晚年时,从衙门回来后会马上换上家里人给他缝制的布鞋,好像成瘾了一样。

女人腌制咸菜、缝制布鞋这两件事,不仅他本人一直坚持要求,就连各立门户的曾国潢、曾国荃等人也不敢懈怠。所以,从曾家走出来的女人,无论长得美丑,个个都非常贤惠,且都会腌制咸菜和缝制布鞋。这几乎成了曾家女人的独门绝技。

说到曾家的腌菜,与别人家的也是很不相同。这话得从曾国藩的太爷曾竟希说起。

曾竟希靠着给大户人家打短工的积蓄买了五分田,十几年后扩大到二十几亩。为了让菜地多出些银子,不同于别人都用最好的菜来腌菜,曾家把好的菜都卖掉了,腌菜全用菜根儿、菜叶来制作。如果菜根儿出得少,便用瓜皮洗净了代替,总要填满十几缸。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星星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x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