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不惜重金、不计成本,从周边州县紧急采购治疗霍乱最急需的药材,尤其是藿香、苍术、黄连等。
以身作则,稳定人心,恐慌是疫情最大的帮凶。姜淮不顾所有人劝阻,多次亲自前往隔离营区外围视察。
他站在高处,对着里面惶恐不安的病人和外面焦虑的家属喊话,承诺官府绝不会放弃任何人,所有治疗饮食皆由官府承担。
他甚至亲自将熬好的第一锅药汤,递给营区的医官。尽管他每次都戴着用醋浸过的面巾,但此举无疑极大地稳定了民心。
然而,疫情实在太凶猛。药品消耗速度远远快于补给速度。
眼看着仓库里的药材飞速减少,而新的补给迟迟未到,每天都有新的死亡病例被草草掩埋,营区内哀鸿遍野,医官和胥吏们也因极度疲劳和恐惧而濒临崩溃。
屋漏偏逢连夜雨。便在这时,那批被姜淮硬顶回去的市舶司官员,以及城内某些因捐资、或因工程利益受损而心怀怨怼的士绅,又开始暗中散播恶毒谣言:
“看吧!我就说动土修堤惊动了龙王,惹来了瘟疫!”
“姓姜的不仅惹来天罚,现在还要把全城人都拖去陪葬!”
“那些药根本没用!送进去就是等死!”
这些谣言如同毒液,进一步加剧了恐慌,甚至开始有民众冲击隔离营区,想要抢回亲人。
内忧外患,疫情如火,姜淮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几乎日夜不眠,协调各方,处置突发情况,脸色灰败。
他咬着牙,用惊人的意志力支撑着。他知道,自己此刻若是显露出一丝软弱,整个防疫体系就会瞬间崩塌。
他不断催促药材,甚至动用了府衙最后的后备银两,派人远赴外地采购。
他严令抓捕散播谣言者,一经查实,重枷示众。
他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尽管步履蹒跚,声音嘶哑,却依旧努力维持着冷静和决断的形象。
终于,在疫情爆发后的第十天,第一批紧急采购的药材,终于运抵了江宁!虽然只是杯水车薪,却无疑是雪中送炭!
又过了几日,朝廷得知疫情,派遣的太医和更多药材也陆续抵达。
得到增援后,防疫力量大大增强。
新的药材按照姜淮坚持的方略,对症下药、严格消毒、隔离病源,被高效运用下去。
渐渐的,奇迹开始出现。新增病例的速度放缓了,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开始下降,隔离营区里开始有了些许生机。
当第一例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虚弱地走出隔离区时,整个江宁城仿佛都看到了希望。
姜淮站在远处,看着那相互搀扶、喜极而泣的家人,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松弛了一些。
他抬起头,望着江宁城渐渐放晴的天空,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以及一丝……近乎悲凉的欣慰。
这场仗,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他知道,最危险的关头,终于熬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