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赶紧吃!”王建国这才想起正事儿,手里的筷子加快了速度,搪瓷碗里的饭没一会儿就见了底,连碗边沾的米粒都用筷子扒拉干净了。
饭后一行人又上了车,面包车“突突”地跑了几分钟,就到了葫芦村村口。还没等车门拉开,就听见远处飘来的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混着胡琴的调子,勾得人心里发痒。
下了车往村前走,才看见两块空地上早围满了人。左边那块空地上,柳琴剧团的演员正对着镜子描眉,水红的戏服搭在竹竿上,风一吹就飘;胡琴的调子已经拉起来了,咿咿呀呀的,早有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在前排等。右边的杂技团更热闹,几个穿短打的小伙子正翻跟头,“呼呼”地转着圈,引得围观的人阵阵叫好,连小孩的欢呼声都混在里头。
许前进踮着脚往人群里瞅了瞅,黑压压的全是脑袋,知道这么多人挤不进去。他清了清嗓子,往旁边高一点的土坡上站了站,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大家听我说!要是不想看戏或杂技,也有别的去处——想去北山果园摘果子的,想去蔬菜基地看大棚的,或者想去石艺厂参观的,都成!咱们有小车,到时候车接车送,最后还回这儿集合,咋样?”
“好!太好了!”人群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刚才还皱着眉的人,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商量着要去果园摘苹果了。
王建国挤到许前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前进啊,你这脑子转得真快!想的太周到了!我刚才还琢磨呢,要是有人想进村逛花田,可咋整,没成想你早都安排妥当了。”
“嗨,都是应该的。”许前进挠了挠头,耳朵尖有点红,笑得实在,“咱带大家伙儿出来,不就是为了让大伙开心嘛!得让每个人都来得其所,高兴来,高兴回才行。”
话音刚落,人群就渐渐分成了几波。有的跟着去北山果园,脚步轻快得像要去赶集市;有的往蔬菜基地走,还念叨着要看看新种的西红柿;还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好奇,跟着去了石艺厂。看着分散开的人群,王建国叹了口气,却笑着对许前进说:“你这一顿安排,可把人忙坏了!不过忙得值!你看大伙那高兴劲儿,比在东山看风景时还足呢。”
许前进望着远处往果园走的人群,背影都透着雀跃,也笑了:“只要大家开心,忙点不算啥。走,咱也去挤挤,听听那柳琴戏去——别错过了开场的好调子。”
王建国点点头,跟着许前进往左边的空地挤。人群里的热气裹着汗味、茶香,还有戏服上的胭脂香,乱哄哄的却透着股活气。胡琴的调子越来越近,忽然有个女演员亮开了嗓子,清亮的唱腔飘在空气里,脆生生的像刚摘的枣。王建国往人群里又挤了挤,心里头那股子满足劲儿,比在东山看遍翠色时,还要更暖、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