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尽量没敌人。
不管是关外的满清、草原的鞑靼,还是内部的势力,能拉拢就拉拢,能威慑就威慑,实在不行再动手,总之别让自己陷入四面树敌的境地。
第二,杜绝潜在动乱。
像流民这种隐患必须掐灭在源头——
流民多了容易变成流寇,万一再冒出个比李自成还能折腾的人,局面就彻底失控了。
大明早已经不起折腾,之前的战乱死了五十万人就够够呛,要是再死一百万,根本扛不住。
第三,握有忠于自己的军队。
不管将来局势怎么变,不管得跑到哪里去,身边有支靠谱的军队,至少不会沦落到像野人一样任人宰割。
第四,全力发展强力科技。
只要大明的科技一直领先别人,再强大的国家或势力都不用怕——
哪怕成吉思汗再生,他也有信心把对方和其势力彻底打垮,让他们灰飞烟灭。
朱有建的想法其实很朴素,核心就是“先保自己安全”。
在这个前提下,他尽量不主动招惹本土势力——
不管是官宦集团、勋贵家族,还是孔家那样的至圣世家。
这和网文中写的“穿越就杀贪官、兴科教、大杀四方统一世界”完全不一样,他看得透彻:
在这个世界,真要这么干,风险太大了。
大明的皇帝从来不是绝对安全的——
前有明武宗,后有明光宗,近有明熹宗,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例子?
把官宦集团惹急了,他们是真敢买凶杀人。
尤其是明熹宗,当时魏忠贤的阉党以为掌控了朝纲,可偏偏在他眼皮子底下,皇帝就没了。
魏忠贤离皇帝有多近?
天启皇帝住乾清宫,他住养心殿,近到这种地步,天启居然会落水,之后又莫名其妙驾崩,可见危险从来都在暗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
朱有建仔细琢磨后发现,宫里的太监宫女之所以容易被收买,根子在待遇太差——
工资低得不够糊口,工作时间又长到熬人。
于是他干脆改了规矩:
先给太监宫女大幅涨工资,再推行倒班制,让大家能歇够;
还搞了个“功勋积分”制度,只要他还在位,积分就会逐年累积,攒够积分的人,死后甚至有机会入葬皇陵。
他算得明白:
待遇给足了,希望也给够了,看谁还会轻易被外人买通?
至于之前有些人可能存着的小心思,他也没过多计较——
反正他秉持“以诚待人”,别人是否真心,得看对方真正想要什么。
比如现在大伙儿都盼着能上“功勋台”,有了共同的目标,心思自然就往一处拢了,这就很好。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功勋家族”的事:
凡是家族里有人能上功勋台的,朝廷直接给家族分配土地,让这些有功之人在家族里成为权力中心,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他心里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