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想这么一折腾,天然橡胶的用途倒被拓展了不少,除了防护套装,还顺带做出了日常穿的橡胶鞋、防水的橡胶手套,甚至给工坊的机器做了密封用的橡胶圈,不经意间就把橡胶的普适性提上了一个台阶。
更让人省心的是,研究院早先种的橡胶树,如今已长成了小片树林,能开始定期割胶,再也不用全靠海盗从海外掠夺,省了不少麻烦。
朱有建还不放心,专门把卢九德叫到跟前叮嘱:
“永乐大陆那边气候适合种橡胶,你让人规划下,把橡胶园的计划提上日程,越多越好——
以后不管是做实验防护,还是搞机器密封,都离不开这东西,早种早省心。”
卢九德连忙应下,心里也暗叹:
圣皇这脑子是真活络,连种树都能跟实验、工坊扯到一块儿,难怪能搞出这么多新鲜玩意儿。
提到避孕套,朱有建的态度是斩钉截铁的——
严格禁止,半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如今大明的国策是鼓励生育,巴不得老百姓生得越多越好,为此出台的补贴力度大到实在:
佃户家添了孩子,能拿到免租的田地;
新义镇那边更甚,除了免租,还有额外的粮食、布匹补贴。
他逢人就说:
“尽管放开了生,别担心孩子成活率低!”
为了给新生儿兜底,他还下了死规定:
医科的学员毕业后,必须先下乡待够五年,跟着老郎中跑遍村镇,处理接生、防疫的琐事,积累够实战经验,才能回来参评研究员资格。
在他看来,所有避免生育的行为都是“反动”的——
不管是避孕套,还是民间偷偷用的避子汤、落子汤,只要被抓到,一律严惩不贷。
毕竟大明有无数矿山等着人手开发,凡是与政策唱反调的,都可以做矿奴。
多一个孩子,将来就多一个能扛活的劳力,绝不能让这些“断人丁”的法子坏了大事。
医科的人自然不敢触这个霉头,药理科更是把方剂管理得严丝合缝,直接推行“专人专药登记制度”——
谁开的方子、用了什么药材、给哪个病人用的,全都一笔一笔记在册子上,连药材的进出库都有明细,一旦出了问题,顺着记录就能查到人,半点都掺不了假。
这套国家层面的鼓励生育计划,实在是超越了历朝历代。
补贴不是虚头巴脑的名头,全是老百姓能看见、能拿到手的实惠:
该免的租子一分不少,该给的粮食、布匹按时送到家。
更贴心的是,政策对女孩出生格外友好,补贴还会比男孩多上一成——
朱有建就是怕民间还存着“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有人偷偷溺毙女婴,特意用政策倾斜堵上这个窟窿,只求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长大。
大明初期缺人口,还能从平安道、倭岛引进些女子充实民间,可朱有建早有打算:
第一代这么做还行,到了第二代绝不能再这么干——
要是一直从外面抢人,迟早会打破其他地区的人口平衡,反而惹出乱子。
好在眼下的情况还算可控:
平安道的女子,多是当地适婚男人战死或被征调后剩下的;
倭岛来的女子更不用说,家里的男人大多被送去矿山挖矿,留在原地也是难活,来大明反倒有了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