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的时候,倭岛女子普遍个子矮小,看着弱不禁风。
后来大家才发现,哪是天生矮,全是常年吃不饱、发育不良闹的。
到了大明后,顿顿能吃上饱饭,有米有面还有肉,没过几年,许多倭岛女子的个子都明显长了一截,气色也红润了不少。
连带着来的倭岛男子也是如此,以前在倭岛时瘦得像根麻杆,到大明矿山后管饱饭,不仅个子高了,体格也壮实了,一看就知道是以前在倭岛的生活水平太差。
这事连爱新觉罗·阿山都看不下去。
他奉命在倭岛盯着银矿开采,没少接触当地百姓,发现倭人居然一天只吃一顿饭,饭里还掺着草根和没多少肉的杂鱼,能活着都算万幸,更别提长身体了。
他起初以为武士能吃得好点,结果一看也傻眼了——
武士也就一天两顿,主食是掺了草种的粟米,菜是腌菜,连点油星都少见,气得他连话都懒得说。
阿山算是看明白了:
倭岛这破地方,是真种不出好粮食。
粟米种下去,收上来的颗粒小得跟稗子似的;
玉米长得跟高粱差不多矮,结的棒子也小;
最离谱的是土豆,在大明长得跟拳头大,到了倭岛居然只长指甲盖那么点,还说是只有大名等少数贵族才能吃的“珍品”。
要不是为了银矿能给大金换钱,阿山一天也不想在倭岛待下去——
他实在怕吃当地的食物,哪天自己也越吃越瘦小,最后连马都爬不上去。
赶紧写了封信传回盛京,把倭岛的情况一五一十汇报给多尔衮。
多尔衮看完信,吓得差点把信掉在地上——
这要是让大金的士兵在倭岛待久了,天天吃那破东西,岂不是要跟倭人一样变矮?
赶紧下了令:
以后大金军队在倭岛的餐食,全从朝鲜调运,哪怕多花点运费,也绝不能让士兵吃倭岛的东西。
他是真怕,怕将来阿山带着大金勇士回来时,一个个都变成四尺高的小矮子,那大金的脸面和战力,可就全完了。
多尔衮斜躺在摇椅上,晃悠着身子,嘴里还不住地念叨:
“李佲这小子,是真会办事!”
这话得从乾德元年九月说起。
那会儿李佲代表大金去大明朝觐,见了乾德皇帝后,别的赏赐没多提,反倒直言想要一把摇椅——
原来他先前在大明皇城见过这物件,觉得躺着舒坦,记在了心里。
朱有建本就没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当即就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十件皇家奢华版摇椅就送了过去。
用料讲究得很:
框架用的是结实的楠竹,还嵌了透亮的琉璃,边角处特意缠了细细的黄金丝,看着就贵气;
椅垫更是贴心,一层软乎乎的玻璃纤维丝垫打底,上面再铺一层厚实的羊毛垫,坐上去暖和又舒服。
除了摇椅,朱有建还额外赏了一百套羊毛衫,二十箱醇厚的白葡萄酒,连粉丝这类大明的特产,都一给就是几百斤。